第一百三十三章 和谈(三)(第2/2页)

待预算做好,便立时拨银至船厂,买木料、雇佣人手,扩大船厂规模,原本就一直没有停止过造船的台北船厂越发的繁忙起来。

“廷斌,尊候,咱们的船厂规模,总该大过当年南京的宝船厂了吧?”

“这谁能知道……宝船厂早被焚毁,当年夏原吉大学士上疏宣宗,言道南洋取宝船劳民伤财,应行取缔。皇帝准了他的奏章,从此南京的造船便停止了下来。”

施琅答完,又长叹道:“原本泉州的造船业亦是极为发达,宋朝泉州实为天下第一繁盛之地。造的船只又何止成千上万,来往的客商比之今日,当真是多到不可胜数啊。现下一来是港口拥塞,船只渐渐向广州而去,而来朝廷厉行海禁,毕竟不如宋朝时对海外贸易那么看重和支持,船业和商业,慢慢凋弊,若不是这十数年来朝廷控制力日渐削弱,只怕连现今的规模也是没有呢。”

三人兀立在台北码头不远处的高岗之上,那台北船厂便建筑在三人脚下,看着熙熙攘攘忙着造船的数千名匠人及民夫,由不得三人不发出兴亡之叹。

张伟因又问道:“尊候,你军中英人教官已然尽数离去了么?”

“没有,尚有十余人留下。言道咱们的军饷待遇比英国高的多,他们原本是下层小官儿,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升的上去,到不如给咱们卖命,直接就能做中上层的军官。”

张伟点头道:“这些人在海上多年,考察其仁勇智信,方可任命为一舰之长。不要太过迷信英国人,他们也有孬种。”

见施琅点头,张伟便不再多说,水师一向归施琅统率,如何用人管理,自当有施琅做主。他一来甚是相信施琅为人品性,二来所有的水师官兵家属财产皆在台北,便是有人想反,也得考虑后果。是以统领之权,他便放心交与施琅。

又问施琅道:“尊候,廷斌兄银子给的极是痛快……”

回头看了一眼何斌脸色,又笑着接道:“是以船厂诸般所需,不论是人还是物,都是张口便给,如此,所造诸船,要多久才能投入使用,又有多久那些水手军官,才能真正掌握战舰,投入战斗?”

施琅低头算了片刻,方答道:“一年。需以一年之期,一则造船便需半年,还最少要有半年让我训练水手,虽说咱们募来的水手都曾经上过船,不过战舰与商船不同,还需要重新训练才是。还需带他们出海远航,找些小股海盗打打,练练胆色和临战反应,最少得一年时间才成。”

此时是阳历一月中旬,阴历十一月底,距离年关不足一月,张伟想了一下,距崇祯二年皇太极入关还有五个月左右,这段时间足够自已准备了。大量的运输船只到时候可以征集商船,军队还需要扩充,还得加派探子往辽东窥探,否则皇太极改期出关,自已可就后悔不迭了。

何施二人见他低头沉思,知道他心中又在思考大事,两人便静立一边,等他想完说话。

张伟因向何斌问道:“库银还有多少?”

何斌打一冷战,答道:“辽东贸易获利颇丰,此番兴军又没有动用台北的银子,全由倭人支付了,去掉日常使费留银,还有七十多万两。”

“辽东贸易,女真人不肯卖马吧?”

“不错,兽皮人参什么的,咱们要多少给多少,唯独马匹,那是一匹也不卖的。”

张伟沉吟道:“看来,只有去内地买走私的马匹,所费不少啊。廷斌兄,年前便派人去内地购买一万匹,全买咱们福建的晋江马,虽然个矮,速度也慢,不过耐力很足,请兄务必要快些买来,我有大用。”

说到此处,叹道:“可惜没有办法弄到阿拉伯马,这晋江马虽是耐力十足,不惧炎热蚊虫,不过只适合挽车、驼乘,不适合长途奔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