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江南(五)(第2/2页)

皇家善财难舍,各臣自然是清楚的很。只是此时国家落到这个地步,料想皇帝必然千肯万肯,散家财以助军用。却不料崇祯突然挤出几滴泪水,向着诸阁臣泣道:“内孥如洗,皇家日用亦告匮乏。国用艰难,还望诸先生了。”

说罢竟然起身去了,把诸阁臣气的发昏,却也不敢有所抱怨。京师粮草供应,一则是从运何漕运而来,二则是海上以海船运送。南方此时供应断绝,户部无奈,只得先以库存应付,京师粮价一日数涨,百姓小民怨声载道,既然皇帝不管,他们却也是顾不得百姓死活。哪管你饥民遍野,好官我自为之,让地方官加紧搜刮,以充军用,以发官俸就是。

待群臣四散而去,袁崇焕乍出牢狱,看着宫内太监并群臣来回奔走,竟是恍如隔世。他因入狱多年,家小早就有家乡来京,就近照顾。到不比卢象升一人领着几个奴仆宿于会馆之内。因向卢象升笑道:“我虽有意邀你去我府中小酌,到是有些忌讳,不好拖累于你。咱们就此别过,如何?”

卢象升是江南宜兴人,与现任大学士周廷儒同乡,却是明朝文人中难得的武勇之夫。他抵抗清兵,战死之前曾亲手砍死数十人,身中十余箭,被劈中四刀,最后方倒地而死。为人最是忠忱豪爽,最瞧不起那些奸臣太监。别人如何,他自是不管,因知袁崇焕为人,此时见他如此,便嗤道:“元素兄,你竟也如此么?大丈夫死则死耳,死都不怕,你偏又有那么多花样!我随你去,咱们好生商议一下,先稳着大局,然后徐图进取,到时候干出成效来,皇上自然知道兄究竟如何,是何角色!”

崇祯为着银两发愁,张伟却也同样如此。为着稳定大局,明知道藩王府中是大笔的金银财宝,却偏生是一文也不能取。至于官府中的存银,以明朝规矩,地方政府除了留下必要的开支外,收取的赋税一律解送至京,存入户部。是以夺的州县虽多,除了有限几个能拿出钱来帖补军用,有的竟还有张伟拨银过去,方能维持。汉军现下已攻入湖南,眼看便要与左良玉一部会师,然后张瑞与契力何部的飞骑万骑,再加上刘国栋的龙骧卫,并左良玉的大部兵马,合攻福建。仗打了几个月,汉军每战耗费的火药弹丸,加上其余的军用物资都是用银子堆出来的,数月间银子用的如水淌一般,眼见库银告罄,台湾那边一时接济不上,除了军用之外,官府用银竟致无能为力。兵凶战危,苦的其实还是百姓,凡汉军战斗,多用火炮轰击城池,那些受损百姓,还有行军之时难免损坏道路庄稼,这些都需钱来赔补。眼见一张张求告文书,张伟看的两眼发黑,料想留在台湾的何斌一样是眼冒金星,发一声叹,无奈之下,便决定先拿着阉党官吏开刀,逼取银子来用。

想起李自成入京时,刘宗敏备了五千副夹棍,那些明朝官员,依着品级大小一律得交钱。那周皇后的父亲,崇祯当年叫他助饷,他推说没钱,只交了一万银子。被刘宗敏的夹棍一夹,却一下子吐出五十万两来。京师那么多文武大员,许多被夹的两腿粉碎,甚至郧臣李国桢,竟被夹的脑浆迸裂。于是旬月之间,竟得银七千万两。张伟心羡之余,却知道自已不能如此蛮干,也只得罢了。因令人传了那吴遂仲来,问道:“阉党余孽当以阮大钺最大,今天抄这人的家,我且问你,抄家抄出多少银子来?”

吴遂仲略略一想,便答道:“金三千余两,银十五万两。其余古玩珍奇也值十万银,家产田土变卖,也可有五万银。”

张伟嘿然一声,笑道:“好大一个财主!抄的好!所有的当年钦命的阉党,家产一律查抄!”

又问道:“拿捕阉党,抄没家产,江南士林可有什么话说,郑瑄等人可有什么异议?”

“除了拍手称快,还能有什么话说?当年定案之时,各官都怕得罪人,不敢株连,不敢多列名单,还是崇祯皇帝定的人选,或诛杀,或抄家,或命还乡,永不录用。就是如此,还是定的太轻,全天下的读书人都视阉人为死敌,这些阉党被咱们抓了,一个个都似三伏天饮了冰水一样畅快,除了称颂大将军英明果决,还能怎样?”

“呸!读书人又尽是好的了?天下官员,不是读书人出身的有几人,贪墨依旧!圣贤书读来何用,尽付东流。此刻抄拿阉党残余,只是因这几个都不是什么好鸟,留在地方白白给我添乱,又能讨好一下东林党人,我乐得做些人情。待到今年过去,大局稳定下来。嘿嘿,所有江南官员一律清查家产,巨贪巨蠹一个也跑不掉。到那时,叫他们见我的手段!”

因见陈永华入内,张伟起身问道:“复甫,可是祭太祖陵的事,已然准备妥帖?”

陈永华先向吴遂仲略一点头,方向张伟答道:“是。黄尊素、高攀龙等人,再加上南京城内被执的中央大员,再有就是留在南方的东林儒生们,已尽数齐集。已选定了吉时,便是明日。先祭太祖高皇帝,尔后锡封靖难时遇难的方孝孺等名臣,此事过后,大将军可以天下归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