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相峙(一)(第2/2页)

想法和实力都已齐备,只是在失去范文程等汉人智囊之后,又没有洪承畴这样的降官以为耳目。自皇太极以下,各亲王贝勒对这场灭国战争如何打,该打怎么进行却殊无定算。祖大寿等辽东降将虽然归顺,其实并不真正心服,与佟养性等早降的汉官绝然不同,指望他们引路,却是不成。

想到此处,皇太极只觉得忧心如焚,他以平复天下为志愿,又很相信自已旗下将士的勇力,然而身为一个很杰出的政治家,他自然知道平定天下光有勇力决然不成,没有汉人士大夫的支持,只怕非得灰溜溜的退回关外不可。

只是此人一向坚毅不拔,并不以小小困难为念。费尽心力解决了后方难题,又花费两三年的时间囤积粮草,铸造火炮,无非不过是看出以张伟的才干魄力,若是不趁着他立足不稳,实力还不够强之时就痛加打击,最少也要占据北方,与其形成隔江对峙之势,如若不然,以他的治政能力,汉军实力的膨胀加强,难道容他成功的灭掉明朝,统一全国,然后再轻轻松松的踏中关外,收复辽东都司么?每常想到当年在凤凰楼内,张伟一脸微笑,向他说道:“打败八旗,非得汉人出一不出英主,如同当年成祖一般率大军亲征,以五十万军挥戈以向,大汗能抵挡么?女真满万不可敌,也得看对手是谁。中原汉人王朝实力远大女真人之上,大汗想以一隅之地,十万精兵以抗么?只怕灭族之祸不远矣。”

他暗中摇头,心道:“你休想如此!不管各亲王贝勒怎么样,旗下的各旗主牛录怎么想,我一定要与你交一交手,看看沈阳一役之后,你的军队强横成什么样子!”

“礼亲王,请你带领旗兵和蒙古诸王公、台吉,驻守城外。城内由两白旗和天助军驻守。原本的明军降军,也到城外,派了咱们的人去收编整顿。至于粮食,城内府藏还有不少,近期内可以支持。城外驻军每天到城内来搬运粮草食用就是。”

代善瞠目道:“天寒地冻的,咱们各旗上下正想着进城避寒,为什么好好的房子不住,要住在城外?”

他因担心一惯对汉人凶残好杀的旗兵并不能真正的守住纪律,不在城内乱抢乱杀,寒了明朝降官降将的心,所以如此安排。

只是这个理由却并不能直说,因沉吟道:“大哥,我每常和你说的话,你忘了么?”

见代善不解,他又道:“不少亲王贝勒反对入关,甚至当年父法亦有疑虑,都是因当年大金灭辽,占据了中国北方,谁知后来腐化之极,王公子弟尽成膏粱,士卒都不能骑射。潼关一战,五十万女真子弟被十几万蒙古人打败,横尸百里。大家都说,当年完颜阿骨打何等英雄,一万人击败三十万辽军,后世子孙那般无能,还不是汉人酒色和衣饰给害的!所以虽然进盛京,占据不少汉人城池,却只有汉人依着我们的例,剃头穿箭衣,不能蓄发,穿宽袍。如今咱们进了关内,更要小心,万一旗下人都住在城里,时间久了染上了南蛮子的阴柔懦弱气质,不就是要亡族了么?”

他这一番话却正是女真人最担心之事,昔日努儿哈赤建国号为大金,就是以金国的后裔自诩。现下皇太极因怕刺激汉人,改为大清,其实并不能改变满人与女真同族的现实。稍有些见识的八旗贵胄都很担心当年金国被蒙古灭族之事重演,所以对汉人的生活习惯和衣饰头发很是排斥,唯恐女真子弟堕落腐化,那可真是糟糕之极。

此时各王公贝勒听了皇太极一说,各人均道:“皇上深谋远虑,当真是睿断英明!”

代善亦道:“这话很是,不但咱们要住在城外,还要命令城内所有的汉人剃发易服,都依着我们满人的规矩才是!”

皇太极一听之下,因笑道:“这事不急。人家刚刚归顺,现下就叫换过服饰,也来不及准备。而且此时以收拢人心要紧,咱们自个儿不学他们就是,汉人越柔懦,对咱们越是有利。”

又正颜厉色道:“咱们只顾高兴和议事,竟然忘了先去迎还父汗的梓宫!父汗的梓宫自从被张伟掘起,所幸到没有被崇祯焚毁,就放在他们的光禄寺库房,与猪牛羊肉堆放在一处!想起此事,朕就很是气恼。朕已命人将梓宫迎出,请喇嘛和萨满祈福诵经,着人送回关内,重新安葬!”

此事自然是重要之极,各人自然不能反对。于是自皇太极领头,礼亲王代善紧随其后,各人随同前往奉迎努儿哈赤的棺木,准备在停灵一段时间,开春便送回辽东重新在福陵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