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这一年天京有血光之灾(第4/4页)

石达开也是一个聪明人,连夜逃出天京城,他不敢走正门,让人从上面放个绳子,慢慢滑下城。堂堂西征军统帅,逃走的时候这么狼狈,由此可见,当时天京城局势之恐怖。

听说石达开逃走,韦昌辉气得咬牙切齿,杨秀清死后,石达开是军中威望最高的人,他逃走就代表不想和新的政府机构配合。韦昌辉杀人上瘾,请求洪秀全让自己诛杀石达开全家,洪秀全看别人杀人也上瘾,立即同意了。

洪秀全做事还是很有头脑的,让韦昌辉杀石达开全家,还让秦日纲去追杀石达开。秦日纲没追到石达开,韦昌辉倒是把石达开全家杀得一干二净。

石达开逃到安庆后,洪秀全才意识到,现在石达开是最大的军阀,他坐拥几十万大军,比杨秀清的威胁性更大。如果石达开要造反,几十万人大半都会跟着他,因为石达开在太平军中名声最好。

果然,石达开在安庆点兵,扬言要杀回天京,平息叛乱。洪秀全听说这事,立即慌了,立即作出姿态谴责韦昌辉:“我本来没有杀东王的意思,是你逼我这样做的,就算杀了东王,他的下属也是无辜的,你把他们全部都杀了。你这样做让我很心疼,如果不是天父仁慈,我岂能轻饶你。”

韦昌辉一听,就差没有当洪秀全的面骂娘,愤然反击道:“我为你除掉大害,你利用了我,现在反而沽名钓誉指责我,你当我是任人宰割的牛羊啊!”

洪秀全一听,脸色骤变,心想你这个白痴,我这是在救你,看你这样子迟早都会反,不如杀了你,还可以笼络石达开。

等韦昌辉走后,洪秀全立即让人拟旨,下诏捕杀韦昌辉。韦昌辉听说后,气得头顶冒烟,直想一刀戳穿洪秀全,立即带领手下的三千精兵围攻天王府。洪秀全早料到他会狗急跳墙,早早关闭了王府的大门。洪秀全是个多疑的人,所以天王府修得坚固如铁桶,怎么攻都攻不破。

就在韦昌辉心急如燎的时候,天王府里忽然冲出一群不要命的女兵,这些女兵全是完美洗脑的产物。韦昌辉的精兵居然被这些女人击溃,韦昌辉等人狼狈不堪地逃到北王府。

这时,洪秀全从王府中走出来,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下令全力围攻北王府。韦昌辉看大势已去,已不可能推翻洪秀全,便带着几个亲信逃出王府,想悄悄溜出城。韦昌辉逃到城门口,遇到巡逻兵,偏偏他又回答不出口令,被人捆绑起来,押到天王府。

洪秀全根本不想见韦昌辉,只是下了一道命令,将韦昌辉五马分尸。分完尸之后,又让人把韦昌辉的尸体割成无数小块,挂在城楼上,写着:“北奸肉,只许看,不许取。”做完这一切后,洪秀全让人把韦昌辉的人头寄给石达开。石达开仍然不满足,他给洪秀全写了一封信,让他诛杀秦日纲。

洪秀全无奈,只好继续诱捕秦日纲,将秦日纲的首级也送了过去。收到这两人的首级,悲痛中的石达开总算稍感安慰。

1856年12月,石达开抛开仇恨,带领部分人马进入天京城。在天京,石达开受到英雄般的待遇,人们朝他扔鲜花,欢迎他的到来。

洪秀全见到石达开后,泪流满面,悲愤地控诉自己被韦昌辉“挟持”的经历,他说如果没有韦昌辉,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东王不会死,你的家人也不会……

石达开只能安慰洪秀全:“天王,不要这样,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对这起内讧,天国高层讳莫如深,大家都不说事实,都说东王是赎罪期到了,跟着耶稣一样归天了。东王死的这天定为“东王升天日”,即使韦昌辉、秦日纲这些人,大家也不说他们被诛杀,而是说死了,一不小心死了。

虽然高层封锁消息的能力值得肯定,但这起事件就像大地震,波及整个天国控制的区域,连不被天国控制的区域都受到了影响。百姓们纷纷说:“天父杀东王,江山打不通。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太平军的一些士兵说:“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包回家转,还是做长工。”

太平天国的很多人是真的相信上帝,相信洪秀全是上帝的二儿子,相信杨秀清是天父的代言人。但现在他们崩溃了,北王杀掉了代言天父的东王,天王又杀了北王,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了补救统治危机,洪秀全开始追封杨秀清,把他塑造成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甚至亲自写诗讴歌东王:“七月念七东升节,天国代代莫忘记。”洪秀全还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东王,称为幼东王。这些举动当然全是作秀,出于政治需要。后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与清军湘军交战时处处挨打,洪秀全才真心想起杨秀清的好。

天京事变是一场毁灭性的政变,从此太平天国义无反顾地走向下坡路。这次政变,杨秀清手下两万多人被杀,这些人不是精兵强将,就是高级参谋,都是太平天国的中流砥柱。他们集体被杀,导致太平天国整体实力急剧下滑。

在天京事变爆发前,整个战略形势对太平军是有利的,当时清军驻扎在天京附近的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都已拔去。石达开又击败了湘军,控制了安徽、江西和湖北,随时可能打入湖南,击溃湘军。太平军已经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只要拿下浙江和江苏等地,就等于握住了天下粮仓。

事变之后,曾国藩得到喘息之机,迅速调整部队,准备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