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三(第2/2页)

是不是要彻底灭掉燕国呢,齐宣王向“身为齐国三卿之一的”高官——孟子请教:“有些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也有些人劝我吞并。我想,我和燕国都拥有万辆兵车,我只用五十天就拿下对方,这是光凭人力办不来的,定是天意如此。如果不吞并它,就是违反上天意旨。看来还是吞并的好,您认为怎样?”

孟子发现自己的学识都帮不了他,没了主意,胡乱答道:“如果吞并它,燕国的百姓很高兴,就吞并它;如果燕国老百姓不高兴,就不吞并。这次咱们攻打燕国,老百姓箪食壶浆地迎接大王您的王师,目的是逃离燕国水深火热的日子啊。如果您灭亡了它,火越来越深,水越来越热,那也就是运啊”。(水深火热”成语出处)

齐宣王糊涂了,孟子大师说了半天,也没有个清晰的意向,也不知是吞并还是不吞并好,哪个对我们齐国有利呢?最后又归结到“运”——这个只有哲学家才懂的含糊字眼上。齐宣王想了想,大约自己是会让燕国老百姓高兴的吧,于是命令匡章吞并燕国。

燕国被吞并。

战国七雄之间都很注意互相实力的消长,当一国迅速开拓疆土的时候,常常引起他国的干涉。灭燕使齐国国土顿时扩大一倍,对列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国际社会振恐,有的则是嫉妒(它们在燕国也有自己的利益,也在觊觎燕国,于是憎恨其被齐人独吞),总之,各国纷纷策划出兵救燕反齐,尤以赵魏韩最为积极——孟子事先根本没预见到这一点,不知道分析吞并与不吞并对齐国的利益哪个大,而是胡说什么燕国老百姓高兴高兴今儿真高兴、今儿真不高兴什么的。孟子是不谈利的,怕脏了他的义嘴。

迫于国际干涉,齐宣王只好从燕国灰溜溜地撤兵回来,不但没从燕国捞到一点好处还得罪了燕国人,得罪了国际社会,同时开始怀疑孟子的能力。孟子也意识到这一点了,自己没有搞好燕国这件事,大跌面子,就请辞去卿位。齐宣王又觉得不忍心,表示要给孟子一幢宫室,以及万钟小米的年薪,白养活着孟子,算是退休。孟子脾气大极了,拍桌子大叫:“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于我何加焉!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齐宣王一看老孟的更年期发作了,赶紧缩脖子逃跑。从他的著作上就看的出来,孟子这人脾气刚紧,不像孔子那样轻松愉快。孟子临别又拿自己发明的“民贵君轻”思想把齐宣王骂了一通:“当国君的不合格,杀了也白杀。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把齐宣王听得直翻白眼儿,赶紧“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心情复杂地离开了齐国。可是他还是不死心,在齐国边境上连住了三晚,盼着齐宣王再度挽留他。可是,觉醒了的齐宣王始终未来,他这才在失望中离开了齐国。去他国实现他的“仁政”去了!

孟子为政,一辈子唯一成功的事,是说服了滕(念腾)国国君推行三年守丧制度——父亲死了三年内不许上班,天天吃糠。滕文公一时胡涂,居然实行了。于是不但没有“王天下”,反倒很快被人灭了。家里一有死人就不来上班了,谁来发展经济,谁来保家卫国?

三年之丧有它的好处,使得大伙都畏惧父亲,进而畏惧国君,不敢造反,于是被后来的皇权时代所严格恪守。比如清朝道光年间就有一个新科状元,道光皇帝特别欣赏他,说他有宰相之姿。刚要抬举他,结果他爸爸就死了,只好回家守丧三年。三年好不容易消磨完了,“有宰相之姿”的这位状元刚要启程进京,他妈妈又死了。于是又守了三年。在家闲到第三年的末尾,他自己也不想活了,干脆不明不白地死在一条船中了。

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人民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高级博士生,就这么没为社会做一点贡献,浪费了农民伯伯的无数玉米,白白死掉了。这都吃人的“礼”教害的他啊。孟子就是这样在列国推行守丧三年的。儒家真会开历史的玩笑啊。百年人物存公论,四海虚名只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