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货币与战争(第3/3页)

结果也不出意外,租界工部局极快的同意了华人总探长的人选,而北国官员虽然认为女巡捕太不像话,但见工部局认可,自也没提出异议。

只是政务院巡捕总部固然公事公办,更不知道朱丝丝的另一层身份,可就未免令叶昭无可奈何了。

议政殿东配殿,叶昭坐在明黄宝座上,议政处六大臣软墩坐了一圈。

现在议的是《乡镇政事令》,听着几位大臣各抒己见,叶昭并没怎么说话,每一次法案的讨论和实行,叶昭都会觉得束手束脚,不能彻底将大清律视为无物,不能确立一部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各种制度法规推动显得极为混乱,但就算是推动一部改良的宪法诞生,现今自己却实在无能为力,因为王室和皇室,各种权力角逐,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不解决,就没办法确定立国之法。

第二项议题则是《货币法令》以及成立中央银行的草案,南国拟在明年寻找合适的时机,发行价值一千万银元的纸币,纸币采取银本位制,与白银挂钩,分元、角、分,一元银等于十元纸币,同样,一角银等于十角纸币,一分银洋等于十分纸币。

第一次仅仅发行一千万银元也就是一亿元纸币,自然是极为谨慎的作法。

但是在中央银行的成立以及纸币发行问题上,几位议政的意见发生了尖锐的对立,李小村认为,纸币发行应该学习英国人,由私人银行发行,以国债作为发行纸币的储备金。

李小村认为这种模式更加先进,政府强行发行货币,完全是以政府信用强行占有新发行货币的初始使用权,很容易造成无节制印刷纸币的情况,使得国家经济崩溃,尤其是为后世埋下隐患。

而私人银行发行货币,由政府决定发行货币的数量,每次发行货币,就要以国债的形式将同等价值的税收抵押给银行,银行只收取利息,如此货币发行量等等均为透明,也更容易节制,货币发行量受到多方面的束缚。

国债抵押货币作为一种信用货币而非强制纸币,也更容易在国际领域流通,因为其发行数量透明,比国家强制纸币更会给持有人以信心。

李小村更言道,发行纸币的银行,自是以南国最具实力的银行广府银号为宜。

李蹇臣、李鸿章等人都不说话,任谁都知道广府银号最大的股东乃是摄政王。

袁甲三则表示强烈反对,私人银行发放钱币,开什么玩笑?

实际上,现今纸币可以兑换金银,要说私人银行发放也没什么,因为可从该发行银行直接兑换贵重金属,和银票并没有太大区别。

但在袁甲三看来,自然是荒天下之大谬,私人发行可以购买商品的纸币,那置朝廷于何地?

虽然他明明知道广府银号大股东乃是摄政王,却也以激烈的措词表示反对,甚至斥责李小村:“信口雌黄!”

其实以现今经济体系,以私人银行发行纸币显然信用度更高,对于经济发展也会是一种健康的促进,比如私人银行发行了一千万纸币,提供给政府,政府则以一千万的国债抵押给银行,而拿到货币的人实际上就等于持有了类似于银票的银行券,可以向该银行兑换银两,这种模式对于经济是比较健康的,不会使得政府无节制印刷货币而造成恶性通货膨胀。

但这只是理想状态,实际上,当人们逐渐习惯使用纸币,其印刷权力多半就会逐渐被银行家们控制,而等金银本位制崩溃,其弊端也会越来越明显。

政府发行货币也存在种种弊端,但只要调控得当,却会更加高效,也不会被金融巨鳄捆绑在战车上。

“还是要成立中央银行!”叶昭摆摆手,结束了这次争论。

李小村嘴唇动了动,但最后没有说话,摸着茶杯柄的手微微发抖,显然被袁甲三气得够呛,颇有些不服气。

李蹇臣不吱声,李鸿章眼里露出几丝光芒,周京山则拍了拍李小村的手,意思是叫他别介意。

叶昭知道,李小村这些年苦心钻研西方政经制度,自是觉得袁甲三愚昧无知,而自己却站在袁甲三一方,更令他不解。

端起茶杯,叶昭道:“北国局势,你们怎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