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 陆军操典(第2/3页)

“原来是大人你的著作啊——”王石雷一见之下顿时来了兴趣,忍不住翻了起来,“陆军操典,莫非就是陆地行军的作战方略不成?没想到大人平日事务繁杂,居然还抽出时间来著书立说,真是令人钦佩。”

看了两页后王石雷就笑不出来了,里面的内容与他平日接触到的知识完全不同。

也难怪王石雷会惊异,我将后世的军制与训练方法结合宋军的实际,拟了六十四个条陈出来,作为行军操典,另外还在后面附上大量的实际战例分析,用来说明具体战术的灵活性,关于地形、训练、人员配备、兵器互补、后勤供给等方面都有很详细的说明,可以说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军官指导手册。

“大人——”王石雷快速地翻了几页后,觉得嗓子眼有些干涩,“按照这种方法来训练军队,怕是会引起议论的,这些方法看起来都很怪异,恐怕不易被将士们接受。”

我点头道,“这个我自然知晓,不过目下我并不指望整个西北的将士们都按照我的要求来做,先拿这些报了名的军官们做试验,效果好了,大家自然都会乐于接受的。”

我非常清楚现在的形势,所谓的祖制还是要尊重的,我不可能一上来就在西北大肆推广自己的军事理念,改革军制,这样的话势必会引起朝廷的猜忌,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但是如果是在中下级军官这个小范围内推广,却是无碍的。这些人正是整个西北军的中坚力量,一旦他们能够接受了我的战略战术思想和训练体系,无疑会引起整个西北军队的巨变,到时候就能够很容易地训练出一支远超时代的新式军队出来,成为我真正能够依赖的军事班底。

朝廷削减冗兵的政策,恰恰给了我这个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

不愿被裁撤的中下级军官们,此时只要有一线机会都会全力把握,让他们学点儿东西,上校场操练操练,已经是很客气了。

学习班在半个月后正是开始了,地点就在安抚使衙门的后院,我特意在后门上挂了个招牌,上面书着“西北陆军讲武堂”七个鎏金大字。

为了表示对这一次学习的重视,我亲自担任了讲武堂堂主一职,并为每个参加学习的军官都下发了两套特意赶制出来的新式军装。

当然,我不可能把德国陆军的服装搞出来给他们穿上,仅仅是从实战的角度考虑,将大宋官军的制服稍微改动了一下,使之形象更加鲜明,行动更加方便,更重要的一个改进,便是引入了军衔标志。

两枚三寸多长的纯银肩章被固定在军服的两肩上,上面的刻痕表示了军阶的高低,周围用猛虎的形状修饰,一眼看过去,非常醒目。

本来因为想到要担负三个月伙食费的军官们看到这两枚军衔后,脸色顿时好了很多,仅仅从份量上来看,两只军衔标志就不少于半斤,再加上表面似乎用什么东西处理过,有些与众不同,拿出去当个几十两银子应该不在话下。

我看到军官们对新式军装有些爱不释手,还以为是他们喜欢,却不知道他们是为了肩膀上的两枚银质军衔,早要知道的话,铁定给他们换成铜的或者铁的。

“标下给杨大人问好——”

我一进入了后院,一大群军官们就站成整齐的几排,大声喊道。

“好,好——”我笑容可掬地带着王石雷与七郎两个人一路走了过来,一面对众人说道,“进了这个院子,你我就不是上官与下属的关系了,我便是这讲武堂的堂主,你们便是这西北路军讲武堂的第一批学生,以后见面,如果不是在正式场面上,但称我为堂主即可。”

“堂主?”立刻有人冷汗上头,在下面小声嘀咕道,“这个听起来似乎像是江湖匪类啊!”

我将这些犯上的话立刻自动过滤掉,咳嗽了一声后说道,“现在大家立刻进教室,由本——堂主,给你们上第一堂课!”

“堂主,我们今天学什么内容?”立刻有人发问道。

“进去就知道了!”我对着一座小院子伸手一指,神秘地笑道。

一群人立刻好奇地冲了进去,结果很快就听到了噼里啪啦的声音和众人惊呼的叫声。

“这是怎么了?”外面的人惶恐地问道。

“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第一课,兵不厌诈!”我在后面哈哈大笑道。

众人走到里面才发现,早先进去的人,不是掉进了两人多深的陷坑,便是被设下的套索吊到了树上,要么就是被对面弹出来的泥浆飞弹射得一脸一身,基本上是没有人幸免。

“大人,你怎么阴我们啊——”中了招儿的人纷纷在里面埋怨道。

我不疾不徐地回答道,“身为带兵的军官,怎么可以连一点点的防范之心都没有?今天我要教给你们的,就是这个,随时都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你们所处的环境,也许看起来很安全,但实际上却是危机四伏。要知道,你们每个人的手下,至少也有几百士卒,在战场之上,一个不小心,便会葬送几百条人命啊,前夏州都巡检曹光实就是一个例子!当初若不是他贪功心切,被李继迁的诈降迷惑,又怎么会招致大祸,落了一个身死兵败,丢失夏州的下场?银州等地的丢失,也与他的大意脱不了关系啊!”

这话一说出来,众人顿时没有了反对意见,曹光实的事情,西北的人都很清楚,说起来李继迁之所以能够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一个自然是朝廷上有意倾轧,另外一个也是因为他们这些当地的官员们平时对党项人各部欺压太甚,所谓压迫越大,反抗也就越大,现在西北战火不断的恶果,他们应当担负起一大半的责任。

被我来了这么一个下马威,众人都老老实实地进了教室,在我的指引下,翻开了陆军操典,按部就班地学习起来。

我的教导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分组练习法。

将二百号人分成了八个组,每天上午学习理论课,下午进行弓马等战术训练,每过三天,各组间进行一场对抗赛,具体的指导交给了王石雷与七郎,我只有在关键的时候出来点拨一下,这样一个可以突出我的超然地位,另一个也可以使我保持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替他们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想办法解决。

中国人传统的尊师重道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几个月下来,军官们确实学到了不少新理论和新技能,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很多新的思维方法,彼此之间的感情也在与日俱增,如果说以前大家之间是战时的临时合作关系,那么现在就是一起生活过学习过的同窗之谊了。

我尽可能地将以前听说过的经典战例,用最简单的方式给他们描述出来,让他们研究学习,从中领悟出来一些实用的东西,效果还是不错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针对李继迁的骑兵,提出了以游击对游击的反游击战术和提高情报传输效率的一整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