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 引祸东流(第2/3页)

“大人记性好,也不必在我等面前卖弄,下官不才,却也读过几遍《国语》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也是知道的。”那官员听我说完之后,语带讥讽地说道。

“好胆!”我大喝一声,声音震得众人耳朵嗡嗡直响,将那人吓了一跳,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你也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啊!奈何你身为朝廷命官,却不知道体恤百姓的疾苦?既然熟读《国语》,却为何领会不了圣人的说教?百姓乃是国之本根,社稷础石,若是不能听取他们的意见,又怎么能够做出正确的决断,赢得民心所向?西北之事,又岂是身处京师千里之外的大臣们所能了解到的?妄加揣度,误国误民啊!”我板着脸,毫不客气地将那个强出头的倒霉鬼训斥了一番,然后才正容说道,“本官进兵西北,大破李贼在先,一举攻城,收复五州失地在后,屯田养兵,发展地方经济,那一样儿不是令众人交口称赞的好事?即便如此,本官也不敢稍微有所懈怠,何也?就是为了对上报效皇帝的知遇之恩,对下不负百姓的诸般推戴!西北之事,错综复杂,若不是置身事内,根本就无法窥探到其中的奥妙!毁弃城池之议,看似是为了国家利益,实则是为害甚大,不但没有达到断绝李贼东进的目的,反而使我大宋失去了大片土地和人民,数年之后,这些地方势必将成为李贼进入西北的跳板,我大宋的西北将永无宁日!所谓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用这句话来形容这个提议,是再恰当也不过!”

再看吕蒙正的面孔,已经是一阵黄一阵绿了。

那官员有些不服气,还想要分辩几句,却被吕蒙正给打断了,“今日鞍马劳顿,本官先到馆驿休息,有什么话明日再说。”说罢便从高台上下来,回到了轿子中。

“送吕大人回馆驿。”我对着从人大声吩咐了一句,然后看着吕蒙正等一行人离开了视线。

“大人,你方才这么公然鄙夷吕相提出的毁弃城池的建议,怕是有些不妥吧?”身旁的随员小声问道。

“怕什么!”我很不屑地回答道,“脱了毛的凤凰不如鸡,现在可不是他的时代了。”

回到了衙门里后,却发现王石雷早已经等在那里了,正在同七郎一起喝茶聊天,有说有笑的。

见我回来后,王石雷笑着问道,“大人,怎么样?新来的钦命大员如何?”

我回答道,“估计是被我给气得够呛,就不知道今晚能不能睡好了。”然后将方才同吕蒙正见面的情形向两个人学说了一遍。

两个人哈哈笑了半天后,方才停歇下来,王石雷笑着问道,“大人你是故意的吧?那些人是不是你特意给安排的,否则怎么可能那么巧,偏偏就让朝廷巡察使给遇到,而且谈论的又是他的事情?”

“也不能这么说了!”我一脸委屈地回答道,“我只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场所而已,所谓仁者爱人,我们身为父母官的人,自然需要广泛地了解百姓的呼声,这样才能更好地造福地方啊!至于大家想要说什么话,就不是我所能预料到了!他吕蒙正之所以会遭到大家的唾弃,还不是因为自己行的不正嘛,干我何事?”

“大人你这么说可不厚道啊!”王石雷笑道,“那几篇文章,总是你鼓捣出来的吧?你煽风点火在前,挑拨鼓动在后,怎么可能置身事外?吕大人也不是傻子,等过了气头儿,肯定会找你的麻烦的,到时候,你将何以自处?”

“嘿嘿——”我正义地奸笑了一声后,神秘兮兮地回答道,“山人自有妙计,反正他吕蒙正遇到我,也只有自叹命苦了!”

“有什么内幕,提前透露一下嘛——”两个人都把脑袋凑了过来。

我低声说道,“须得如此如此——”

第二天一大早,吕蒙正就起来了,经过一夜的休息后,终于从初到西北的窘境中恢复过来,神采奕奕地来到西北防御使衙门,准备听取我的述职报告,并详细地查看一下屯田的实地情况,顺便去闻名已久的西北印刷厂去转转。

“吕相真是勤于国事——昨天才到西北,未辞鞍马劳顿,今日就要履职,真是我辈楷模!”我笑呵呵地将吕蒙正迎了进来,一边赞扬道。

吕蒙正哼了一声道,“杨大人不是也起的很早嘛!彼此彼此了——”

我呵呵一笑,将吕蒙正迎到了正堂上,吩咐人将西北屯田时所造的各种册子捧了上来,摆了一桌子,然后请吕蒙正查阅。吕蒙正取了一本儿册子翻看起来,将其他的册子交给手下的随员们检查,一时间屋子里面都是翻阅册子的哗哗声。

信手翻了几页后,吕蒙正就停了下来,同我闲谈起来,主要是问一些关于西北军政的事情,毕竟屯田这种事情他自己也不是专家,主要事情还是要由手下来操办的。

“杨大人,最近党项人可有什么新动向?”吕蒙正问道。

我先给吕蒙正斟了一碗茶,然后回答道,“还好,近日以来,西北尚且安定,前些日子有一股李贼企图穿过长城,潜入到长安一带滋扰,结果被我们给截下来了,听说他正在河西忙着修筑城池,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举兵东进的,我正好利用这个时机来屯田,到了明年的时候,有了充足的粮饷,就可以对他用兵了,若是情况好的话,一战可以定乾坤,尽收河西之地,打通河西走廊。”

打通河西走廊是几代人的梦想,当初通过这条财富之路,中原的无数丝绸瓷器运到了西方,换回了大量的黄金和香料,自唐以后,这条路就中断了,控制权一度落入了回纥、沙陀与党项人的手中,加上西域各国的征战不休,很少能有人顺利地穿越这条昔日的黄金通道了。

吕蒙正听了以后,也有一些意动,毕竟当初他提出毁弃边城,也有当时的大背景在那里,现在时过境迁,要改变策略也是合理的,只不过这件事情由别人提出来的话,恐怕与他的脸面不是太好看,正在考虑是不是详细地询问一下我的计划时,忽然有人将我们的谈话给打断了。

“大人,这里似乎有些不对吧?”吕蒙正的一名随员指着册子上面的一条记录说道。

“哦?能有什么不对?请杨大人先看看——”吕蒙正看了我一眼,不动声色的地说道。

我怎么会中他们的奸计,于是不温不火地喊了一声道,“王师爷,看看,怎么回事儿。”

王石雷憋着笑,应了一声后来到了那随员身旁,去看那账目。

那随员指着一条记录,大感疑惑地问道,“这里有一项,雍熙元年正月,购得高粱种子一百担,支出白银五百两,怎么这个价格会高的如此离谱呢?京师之中,一百担最优质的高粱种子,也不过需要白银五十两而已,西北的价格,竟然高出了京师十倍,何其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