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渔翁得利(第2/3页)

“一个字——”韩德让微微笑了笑,然后伸出一个指头来说道,“拖!”

萧绰听了之后,用心想了想,方才笑道,“果然是一字千金!”

等了两日之后,形势却又发生了变化,楚王也不知道得了那里的援助,兵势大盛,居然打过了长江,大军直逼洛阳!朝廷告急的文书雪片一样地飞到了檀州的皇帝行营所在!

“怎么办?怎么办?!”真宗见自己的龙庭险险不保,顿时着急的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在临时设作行营的大帐内走来走去,不得安生。

“陛下勿忧!”寇准劝解道,“还是曹大人那句话,只要我们将契丹人给拖垮了,大军借战胜契丹的余威南下,扫平叛军就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毫无阻碍!此时即便叛军进占洛阳,我们还有汴京周围的二十万禁军可以保卫京师,不致有事!”

“唉——希望如此了,这些契丹人也是,怎么还不退兵啊!”真宗的心里面纷乱如麻,不自觉地张口怒骂道。

众位大臣都面面相觑,谁都没有想到一向是温文尔雅非常注重风的真宗,居然也会变的如此模样。

等待总是枯燥简单乏味的,而情况的变化却总是能够出人意料!

契丹人在等宋皇低头认输,割地赔款,而宋皇也在等契丹人的粮草耗尽自行退却,两方面的阵地上虽然偶尔也有零星战斗,却都是骚扰性质的居多,在这个非常敏感的时期,大家都不愿意妄动,以免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这样便造成了一个史上最大规模的非暴力对峙!四五十万职业军人挤在一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愣是没有与之相符合的大规模暴力冲突出现,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就在双方都等的不耐烦的时候,一件改变战局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楚王的大军,居然一举拿下了大宋西京洛阳,西京留守石守信不肯离开,与城中守军同生共死,终于为流矢所伤,不幸遇难,西京洛阳终于落入了楚王叛军的手中。眼下朝廷的军队节节败退,退守汜水关,楚王的叛军士气高涨,日夜不停地攻打汜水关,一旦此关失守,则京师以西黄河以南再无阻碍!

吕端等人虽然擅长文治,武功确实欠缺,再加上能征善战的大将们基本上都跟这到河北了,此时在京师的都是些老得跑不动的家伙,因此形势很不乐观,虽然有禁军二十万拱卫京师,却没有战胜楚王叛军的把握,真宗等人闻讯后异常忧虑。

“不能再这么等下去了!”王钦若又在真宗面前唠叨起来,“契丹人没有一点儿要撤退的意思,若是依了他们的法子,还没有等到契丹人自己饿死,这京师可就难保了,国库里面的那些东西可就两说了——”

真宗的心里面简直是烦透了,此时听得王钦若又在这里唠叨,不觉头疼,可是想到一旦叛军拿下了京师,自己可就真的欲哭无泪了,大宋建国以来几十年间积累下来的财富可都在京师啊!楚王自然是知根知底的,若是叫他得了这些东西,自己可就真的没有翻身的资本了。想到这里后,真宗急忙命人传招众大臣来大帐众议事,讨论对策。

众人受真宗召见,立刻来到了大帐之中,听到洛阳已经沦陷后,都有些彷徨,先前的主张此时就有些靠不住了,甚至已经有些人在考虑,如果真宗真的在皇位之争中败下阵来的话,自己应该怎么办?是不是也应该未雨绸缪,跟楚王殿下先通个气儿?关键的时候也好有个照应不是?

“楚王不念及手足之情,公然反叛,朕又受制于契丹,抽不得身,以至于洛阳陷落,汜水关危急,时不我待呀!”真宗对众人说道,“朕决定同契丹人休战议和,抽调大军回京平叛!”

这一次真宗的主意是打定了,一想到国库中的真金白银,他就有些坐不住了,至于三千后宫佳丽,更是令他难以割舍,因此他想道,这次谁的话都不听了,就是两个字,回京!或者四个字,立刻回京!

众人的意见依然无法统一,不过真宗已然决定,派王钦若代表大宋朝廷,前去萧绰大营中商谈媾和之事。

于是王钦若便带了几个人,持着天子节杖来到了萧绰大营中。

萧绰闻听宋营派来了使者,提了许久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同韩德让合计了一下,便在大帐之中接待宋营使者。

王钦若是第一次做使者,见到常服打扮的萧绰和躺在病榻上的韩德让后,行了大礼,便对两人说道,“外臣大宋使臣王钦若,见过承天皇太后和楚王千岁!”

“王大人不必多礼,来人,赐座。”萧绰摆了摆手,立刻有人奉上一只马扎。

王钦若看了看马扎,觉得有些别扭,不过有得坐总比没得坐要好,便堪堪地坐了上去。

“宋使来我营中,有何事?”萧绰说话,不肯多讲半个字。

“太后——”王钦若拱了拱手道,“宋辽相争,已然数次,每次战端一起,便有生灵涂炭,沃野荒芜,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今次太后南下,亦无所得,我军北上,更添无数伤痛——”

萧绰用手指在桌子上面敲了敲,有些不耐烦地说道,“好了!有什么直说!”

王钦若一愣,心道还真没有见过这么直爽的女人,虽然有些意外,但却觉得比较省心,免得自己要说那些文绉绉的话,于是便直言道,“和谈!我们要和谈!”

“你说和谈就和谈,那我们岂不是很没有面子?”萧绰咯咯地笑了起来。

王钦若又是一愣,心道契丹人就是没教养,这女人还贵为一国太后呢,居然如此没有风度,真是难登大雅之堂啊!不过自己是为了和谈来的,还得硬着头皮谈下去,于是便问道,“那太后以为,怎样做才有面子?”

“不如叫你们的小皇帝亲自来我营中商谈如何?”萧绰笑吟吟地说道。

王钦若大怒,再怎么说自己也是代表皇帝来的,这个女人居然如此嚣张,这和谈还如何进行的下去,自己的面子也算是折了个干净,于是便拂袖而起道,“既然如此,外臣告辞!”

“王大人何去?”萧绰问道。

“扩军!备战!”王钦若毫不客气地回答道。

“呵呵呵呵——”在一旁的韩德让突然笑了起来,“王大人倒是个直人!燕燕,你就不必为难他了!来来来,咱们一起来商量一下,如何能让两国比较体面地从河北撤出大军!这个事情,可是比较伤脑筋哦!”

王钦若此时才注意到,这个躺在病榻上的中年男子,便是大辽最有权势的韩德让。

曹彬等人得知王钦若代表皇帝去辽营中媾和的消息后,都很生气,不过既然皇帝都已经决定这样了,做臣子的却也没有什么办法,索性每天都到辽营外面叫阵,可惜对方似乎已经得了萧太后的命令,不管宋军如何叫骂,契丹人就是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