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并州形势(第2/3页)

这肯定是做贼心虚嘛!

如果赵元礼跟楚王有交易的话,先前进攻风陵渡被我打回去的楚王叛军肯定就是想要北上与赵元礼会师的,这股人马没有在预想的时间内来到汾州城下,却等来了平西王的大军,心怀鬼胎的兰成自然惶恐,于是就将胡云留下应付局面,却又不敢告诉他真相,只是想给他弄成个木已成舟骑虎难下的局势,将他捆在赵元礼的贼船上。

“呵呵——”我顿时笑了起来。

原本我还想着如何摆平并州的原有势力,却没有想到并州最大的军事势力清源军节度使赵元礼居然正在谋划叛乱,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老天给了瞌睡人一个大大的枕头哦!

想到这里我立刻义正词严地对胡云说道,“胡将军!清源军节度使赵元礼,竟然意图不轨,企图与楚王一起同流合污,颠覆我大宋皇朝,此等逆臣贼子,岂可容他立于天日之下?本王受朝廷之命,执掌征伐节杖,必与此奸贼势不两立!胡将军可愿意在本王帐下听用,一同征讨叛贼,为国建功立业?”

胡云一听顿时有些兴奋,但想到自己刚才还带人攻击平西王大军,此时不过是个阶下囚,顿时感到有些沮丧,沉痛地说道,“末将愿意听从王爷差遣,只是方才受奸人蒙蔽,以致冒犯王驾,这个——”

“不知者无罪!”我挥了挥手道,“再说是赵元礼和兰成等人有意蒙蔽于你,你身为部将,岂有不听从主帅的命令的道理?此事休要再提了!只要你跟随本王征伐叛贼,自有升迁的道理!”

胡云一听自己先前所犯的事儿一笔勾销了,今后还可以跟随在我的身边建功立业,顿时高兴起来,“末将谨遵王爷号令,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呵呵——”我笑了笑,傲然答道,“不必如此,今后跟随在本王身边,未必会用得着赴汤蹈火的!不过你对河东北路的形势比较清楚,今后本王需要借重你之处颇多,只要你用心做事,自然不会被亏待的!便是做一路节度使又有什么难处?”

胡云听了后满心欢喜,直道自己的部署中还是有些可用之人的,就此遣散未免有些浪费了,若是收拢起来,也能凑成一军。

我心想自己所带人马缺乏步兵,辎重兵也不足,如果能够将胡云的手下兼并一些作为这些用途的话,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便同意了他的建议,命他去营中归拢属下。

胡云毕竟统兵多时,在营中的散兵处一出现,立时将惊恐不安的下属们给安抚住了,接着众人将今日发生的事情略略地说了一遍,言明清源军节度使赵元礼勾结契丹与楚王叛军,妄图叛乱,今平西王大军奉朝廷诏命前来平叛,监军兰成乃是赵元礼一党,蒙蔽三军,致使冲撞了平西王大驾,如今平西王千岁不计小怨,愿意接纳弃暗投明之人,胡将军已然投入王爷帐下,官升一级,其他人等,愿意从军效力的,一概优待。

众人都领教了西北军的战斗力,自然知道自己的队伍是不能跟人家比的,原来想可能明天会被收拾一顿,结果胡云突然又兴高采烈地回来了,看来这位平西王爷的确是棵可以倚靠的大树,既然胡将军都弃暗投明了,那么咱们也没有道理不跟着反正啊!

于是众人一致要求跟随王爷平叛,为国效力。

本来大宋的军队就都是雇佣军,也就是说朝廷出钱养着,只要有人给粮饷,跟着谁不是一样?这位王爷看上来力量相当强大,比较起来,清源军节度使就是弱势群体了,跟着谁比较有前途,是个人都知道啊!

胡云将部属归拢了归拢,居然又整合出三千多人马来,其中五百骑兵,余者皆为步兵,我去视察了一下,虽然在训练上有所缺乏,可是基本素质都还不错,若是好好地调教一番,也能胜任不少工作,于是就将众人收纳入大军之中,单另编为一营,仍然以胡云为主将统领,下属军官皆由他自行任命。

胡云感到我对他相当信任,不由得大叹跟对了主公,自是热情高涨,愿意为大军在前开路,一路进入并州中心的太原府地界。

“王爷,那兰成带着王爷的兵符印信北上回清源军节度使处报信,一定会沿途通知各处人马戒备的,这一路上都是赵元礼的亲信控制着各处兵马,恐怕恶战不少,王爷要提前做好准备啊!”整编完部队的胡云好心提醒我道。

我点了点头道,“你说的倒是实情,如今的清源军治下,究竟有多少兵马?”

胡云想了一下后回答道,“晋中的祁州、并州、汾州、威胜军、平定军,统统归于清源军的管辖,赵元礼的势力不小,我方才测算了一下,估计能有十几万兵马,可是既然他有谋逆的心思,就不可能不私藏一些家底儿的,保守估计的话,应该不下二十万人马才对!”

“二十万人马?!”我顿时吃了一惊,虽然说清源军没有什么参加大战的机会,都是些地方性武装,可是蚁多咬死象,我现在的人马加上刚收编的胡云所部,也不过一万五左右,要与七八倍的敌人作战,似乎有些太不相衬了。

胡云见我有些惊讶,便安慰道,“赵元礼的兵马如今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再加上各处总得有些人留守,所以南线的主力大概有六七万人,大多分布在汾州以北的阳凉北关与北面的祁州一带,分散了开,各个重要据点上面也就是两三万人吧!”

饶是如此,也有些难办了,我今次带出来的人马以骑兵为主,擅长奔袭作战,若要攻城略地,还的补充些步兵才行,可是绥德离此有些远,一时之间也无法调集大量的步兵前来驰援,近处么,虽然能够从民间征兵,但是新兵上战场的话,不帮倒忙就谢天谢地了,哪里敢指望他们奋勇杀敌?

想来想去,我如果想要从此地一路北上的话,首先就要使赵元礼分兵他处,这样才能将他的各地兵马逐一蚕食掉,积小胜为大胜,压缩他的生存空间,最终将整个河东路掌控在我的手中。

我向胡云讨来他军中的地形图,同石胖子以及胡云等部将一同研究了之后,决定分别派人去绥德、三关、以及东南方的隆德军传信儿,告知他们清源军节度使赵元礼勾结契丹与楚王,准备叛乱的消息,以枢密院副使平西大将军的名义让他们分别派兵,从各处对赵元礼造成威胁,尽量吸引他的兵力,以使我能够率军直捣太原府,来一个斩首行动,将赵元礼这个祸患一举成擒!

“王爷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章?”有部将对我的做法很不理解,“凭我们西北大军的实力,只需要从晋州将一万大军速速调来,我们两万五千大军便可以横行整个太原府,谅他赵元礼的二十万人马也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根本就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