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夜入南关(第2/3页)

赵元礼这一次可以说败得很窝囊,手下的大军都在外地防守,家里面的几千散兵一听说平西王大军杀到,早就作鸟兽散逃命去了,哪里还顾得上他这个清源军节度使的死活?

我的前锋骑兵冲到清源军节度使府上时,什么都没发现,就看到赵元礼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地上,从他的衣着观察,似乎是个大官儿,便猜测着问道,“阁下可是清源军节度使赵大人?”

赵元礼木然地点了点头,没有言语。

我的手下们倒是非常客气地将赵元礼扶了起来,送到了大堂中,派了几个人照看着,以防他一时想不开自杀了,毕竟这人是皇族,究竟怎么着还应该等王爷过来了再决定。

阳曲城里面乱成了一锅粥,众人虽然想找个藏身的地方,可是小小的城池里面怎么能藏的了许多人?我到来的时候,士兵们正在各自的将领的带领下,按照从节度使府中搜出来的官吏名籍挨家挨户地搜捕漏网之鱼,那些企图藏入民宅的官吏们自然是难逃落网,一个个都乖乖地回到了节度使府中,被暂时拘禁起来。

赵元礼看到这些早先跑了出去,如今又被灰溜溜地押了回来的属下们,禁不住哈哈大笑,弄得众人面皮绯红,感到无地自容。

“王爷,节度使府中众人,除了两个佐领出去报信外,其余人等都在这里,一个不少!请王爷发落!”手下的近卫统领将胸脯挺的高高的,对我大声回报道。

我跟胖子看了他一眼,禁不住哈哈大笑。

这哪里是请我发落,分明就是来讨赏的嘛!不过能够一举擒获清源军节度使府中所有首脑人物,无疑就端掉了整个晋中军政系统,现下清源军所辖的二十余万大军,已经分成了两大部分,一部分待在平定军,一部分待在阳凉北关,没有了赵元礼这个节度使统御,各自的部将肯定是不愿意继续打下去的,到时候我只要派两个使者,前去安抚一下,就可以将其顺利收编了。

于是我笑道,“不错!这次大伙儿都干的漂亮!自己先把功劳给记上,回到西北之后论功行赏,一个也少不了你们的!”

“多谢王爷!”手下们兴奋地叫了起来。

“赵元礼那里,如何处置?”石胖子小声问我道。

我摸了摸下巴,想了一下后回答道,“虽然赵元礼同叛军勾结,给了我们一个顺利接受并州的机会,不过怎么处理他,我们不必去做这个恶人。他不是皇族嘛,还是皇帝的侄子辈儿,我们索性就把他送到京师去,任由皇帝发落,也算是给了朝廷一个面子。”

“高!实在是高!”胖子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很快,我就见到了被拘禁起来的清源军节度使赵元礼本人。

此时的赵元礼,似乎已经从刚刚的震撼中恢复了一些过来,看到我们到来后,站了起来,垂手而立,却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神情比较沮丧的样子。

我看了看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吩咐手下给他安排好食宿问题,不必看得太紧了,在节度使府中可以随意行走,并派人去京师送信,说明了晋中发生的事情,和处理的结果,一切等待朝廷来人将他解走后再说。

至于原清源军节度使府中的那些官吏们,我吩咐手下将其区别对待,凡是朝廷任命的官吏,先审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重大的失职,或者再这次叛乱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没有太大的问题的话,就可以降级留用。对于赵元礼私自招募的那些食客们,则统统地集中了起来,暂且关着。

“老大,你留这些人是何用意?”石胖子对我此举有些不解。

在他看来,这些食客们显然就是些搅屎棍子,如果不是他们在这里蛊惑赵元礼起事的话,赵元礼也许并没有这个胆量,看上去那人很文弱的样子,根本就不像个乱臣贼子。而且这些食客当中不乏鸡鸣狗盗之徒,如果留下来,保不准以后搞出什么乱子来给人添堵。

我摇了摇头道,“你这话我不是很赞同!所谓物尽其用,这些人虽然不乏人品不好的,可是才干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否则当日在长街之上狙击我们的又是什么人?既然赵元礼已经失势了,他们也没有了依靠,若是任其流落,难免会落入我们的对头手中,那样才是给自己添堵呢!”

“可是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第二次背叛主人呢?”胖子继续质问道,“如今他们可以扔下赵元礼四下逃窜,他日就有可能不顾我们继续第二次逃窜!”

“呵呵——”我笑了起来,拍了拍胖子的肩膀道,“赵元礼本就不是可以成事的人,这些人跟在他屁股后面厮混,也不过是为了他头上顶着的皇亲名号,和那个清源军节度使的牌子,如今他去了这些牌子,就什么也不是了!而我们可不一样啊!就算是没有整个西北的几十万大军作为后盾,我们几个兄弟出来单挑,也能放倒一大片!只要我们自己屹立不倒,自然会有大批的来者追随!”

“你说的倒也有些道理。”胖子点了点头,不再赘述。

说话是说话,处理起后事来还是很令人心烦的。

清源军节度使府虽然被我们给占了,赵元礼也落网了,可是外面飘着的大军还在南北两地呆着,我以平西王府与朝廷枢密院副使的名义,给他们的首领下了手令,申明了清源军节度使暗中与叛军勾结,意图不轨的事实,然后吩咐两之人马的负责人来阳曲述职,处理清源军在赵元礼去职后的各项事务。

很快地,阳凉北关的守军统领郭利用就将大军整顿之后,将大权交给我派去的使者,然后自己带了几个侍卫,直接来到了阳曲的节度使府邸,向我述职。

这倒也在我的意料之中,郭利用本来已经做到高级武官,再往上的话就得靠朝中的人事了,他追随赵元礼叛乱没有什么好处,若是失败了还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此时我透露出愿意重用他们的意思后,自然是毫不犹豫地前来表达忠心。

而平定军那边就有些不太顺利了,虽然对方也对我的使者以礼相待,却不愿意交出武装,但也没有向北行动投向契丹人,而是越过东方的山岭前往河北军所在的驻地联络,直接投了枢密使曹彬去了。

“这也就罢了,反正算是顺利解决了清源军之乱,自此整个河东路除了北方的三关五寨之外,已经尽皆收入我的手中,其余的小地方,且待徐徐图之。”我想了一下,也觉得事情办的比较顺利,可以自我告慰一番了。

眼下的河东路全境,可以说大事底定,值得庆幸的就是没有经过大的冲突就解决了清源军节度的二十万人马,这对于整个河东路都是有利的,对于我稳定山西,向东发展的战略也是一个有力地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