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第3/6页)

父子闹得兵刃相见那是何苦,萧确痛哭流涕答应进城。萧纶转怒为喜,塞给儿子一篮子鸡蛋。不是给儿子吃的,那是给父皇萧衍吃的。萧衍吃素几十年了,从来不破戒。台城里蔬菜吃光,只能吃鸡蛋。议和这段时间城里城外有了联络,萧纶听说后收集几百只鸡蛋让萧确捎进城去。

萧确拐着篮子进城,城里惨不忍睹,一片世界末日的景象。大街小径满是尸体,沟里流淌死人腐烂的脓汁。进得皇宫见到皇爷爷萧衍。八十六岁的老人颤巍巍接过鸡蛋,泪流满面,哽咽哭泣,亲自下厨做鸡蛋。那种境地下,皇帝也没人伺候,性命不保,谁管谁呀。

一代开国之君落到亲手做煮鸡蛋的田地,放眼中国历史绝无仅有。望着皇爷爷孤单瘦弱蹒跚的背影,萧确泪湿眼帘一片模糊。

碧水蓝天,春柳轻拂,湘东王萧绎正悠悠然与幕僚萧贲下棋。荆州大军行到武昌,萧绎无论如何不肯再行。与他同样停军不进的人大有人在,河东王萧誉的船队停泊青草湖,信州刺史桂阳王萧慥的水军停在西峡口。他们的理由出乎意料的一致,等待援兵聚齐。倘若他们继续等下去,援兵永远不可能聚齐。

萧绎神态宁静,一只独眼略有倦意,轮到萧贲走棋,萧贲吃子良久不见落子。萧绎怪道:“为何不下?”萧贲轻轻吁口气道:“殿下都无下意。”萧绎一皱眉,猛然意识到萧贲不是说下棋,借谐语讽刺他停军不发无东下救援国都之意。萧绎根本不想救父亲和兄长,因为他想做皇帝。父亲和兄长死掉岂不如意。萧绎心里实实在在感激侯景,盼着跛奴早早成就大事,怎么肯去妨碍。萧贲说中心事,心中秘密竟然被他人窥破,不禁恼羞成怒。萧绎强忍心中不满,这件事拿不上台面,更不要说治萧贲的罪。

朝廷与侯景议和的信函传到萧绎手里,萧绎想了想,瞥了一眼萧贲笑道:“不必再下啦,朝廷与侯景讲和,我军即刻班师。”萧贲不假思索道:“议和分明是假,侯景若放下武器,不待过江,小孩子都能杀他,他有这么傻吗?殿下拥兵十万,未见到叛贼便退兵,为什么?”

萧绎恨得牙根痒痒,为什么?你说为什么?我若不撤退,恐怕侯景真的议和退兵啦。萧绎面露微笑,心道:“亏你还叫我叔叔,让你多管闲事,回头宰了你。”

正直的萧贲未能躲过心狠手辣的萧绎的毒手,萧绎找个理由杀了他。但是,比萧贲狂的人还有,徐怦是一个。身为武陵王萧纪参军的徐怦不断催促发兵救援台城,萧纪抱着和七哥同样的心思,拒不发兵。事后萧纪诬陷徐怦谋反,且假惺惺对徐怦道:“顾念交情一场,我放过你的儿子们。”徐怦讽刺道:“生儿悉如殿下,留之何益!”徐怦这句讥语让他的儿子们命丧黄泉。

世界需要正直的人,而正直的人往往得不到好结果。人们有权力置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唯心理论,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迫害正人君子的人一样得不到好结果,因为他们将被广大善良的人所唾弃。对父亲和爷爷的生死置之不理的萧绎、萧纪、萧誉和萧慥们均未得到好下场。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侯景再次成功拖延时间,不仅东府城的米全部运进叛军控制的石头城,而且梁国实力最大的荆州军从武昌撤回江陵。侯景兴奋异常,直斥梁武帝及太子萧纲十项大罪,撕毁条约,背弃盟誓,再次掘开玄武湖的水,水淹台城,叛军四面进攻。

静坐战争

从来都是萧衍玩别人,这回被猴子玩个团团转。打了一辈子鹰,到头来被鹰啄瞎眼。萧衍又羞又怒,生气上火没办法。城里只有四千能喘气上城打仗的人,剩余的人虽然能喘气,但拿不起武器。城里人只能指望援兵,人们听说柳仲礼是盟主,把柳仲礼的爹搬出来。你柳仲礼可以不管我们,总不能不管自个的爹吧?

柳仲礼的父亲柳津爬上城头声嘶力竭地呼喊儿子:“你的君主、父亲都在城里遭难,你却在外逍遥快活,不肯尽心竭力作战,百世之后的人们会怎么评价你呀!”

东面的联军打到青溪,已经看到台城的城墙,有人听到柳津的喊话,急忙转达给盟主。柳仲礼此时正在大帐里听歌看舞,饮酒作乐。联军的军纪不严,上司们吃喝玩乐,士兵们欺压百姓。联军进京以来,尤其打过秦淮河的部队看到叛军抢珠宝、抢美女、抢古董,发了大财,手心痒痒,学叛军搜刮老百姓。谁让建康城富甲天下呢?居民们算看透了,什么官军,什么叛军,都一个样子,土匪!

停战大半个月,每个人都有时间静下心来理一理思路。柳仲礼曾经和侯景隔着秦淮河交流过,侯景还派人送了一件金环作为礼物。经过不断琢磨,柳仲礼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侯景攻入台城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为什么这么说呢?侯景拥立萧正德做皇帝,如果打进城去,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必然杀掉萧衍父子。到那时柳仲礼再率领群雄杀死侯景,替皇帝报仇,拥立新皇帝,那么他就是第二个侯景。萧纶对此似乎心照不宣,否决掉萧骏三道进兵的建议。

秦淮河和青溪南北两重天,河的北面上演莫斯科保卫战,河的南面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任由老爹喊破嗓子,儿子按兵不动。柳津对萧衍哀叹道:“陛下有邵陵王,臣有仲礼,不忠不孝,如何平定叛乱!”

最无耻的人不是萧纶,萧绎等人更无耻。萧家子孙中并非全是无耻之徒,被人们讥笑为“胆小鬼”的萧会理铁心救台城。事实证明萧会理非但不胆小,而且勇猛坚毅,只有他在台城最危急关头联络羊鸦仁和赵伯超部向叛军攻击。仗打得不顺利,羊鸦仁失约,赵伯超逃跑,萧会理一战损失五千人。

再也无人肯站出来,台城陷落早晚的事。重压之下,城中出了叛徒,汉奸们引导叛军杀进城来,萧确奋勇拼杀,怎奈叛军越涌越多。眼看大势已去,萧确从城头放下绳索,顺着绳子滑下城来,飞也似进宫报信。

血染衣袖的萧确脚步踉跄、神色慌乱地推开宫门,抢进宫去,大叫道:“台城失陷啦!”萧衍刚刚和衣卧下,闻听此言,出奇得宁静,静静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神色不变地问道:“还可以再战么?”萧确回答道:“不能再战啦。”萧衍一声叹息,说道:“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

萧衍算不上中国历史的亡国之君,但梁朝实实在在亡于他的手里。侯景列举的十项大过失虽然有的比较牵强。比如说萧衍喜欢祥瑞,不把地震等自然灾害当作天谴;说萧衍曲解六艺,排斥正宗儒学,搞王莽那一套。其实什么算正宗儒学,人们理解的儒学都是后人解释的。孔子大师一句话,大家开始解释,孟子一套,荀子一套,董仲舒一套,王莽一套,程朱一套,陆王一套,粱漱溟、熊十力一套,从当时的社会需要和自己的理念出发,各说各的。凭什么不允许萧衍来一套,解释六经,不能算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