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皇帝杀手(第3/6页)

司马元显以朝廷的名义下诏,赦免这部分客离开主人,有个附加条件,必须当兵。强制征发浙东诸郡“免奴为客”中的壮丁到京都建康当兵,号曰“乐属”。王莽改制的时候不是把奴婢称为“私属”吗?司马元显把这部分客叫做“乐属”,就像现在某些捐款一样,自愿的意思吧。

此诏一下,“东土嚣然,人不堪命,天下苦之矣”。夸张了吧?一点不夸张,民怨沸腾!首先,浙东的高门士族、庶族地主一齐反对。第一,为什么浙东地区搞,其他地区不搞呢?地方歧视嘛,是不是因为我们好欺负;第二,客原本是地主们的私产,壮丁整劳力,你朝廷一纸诏书说弄走就弄走了;第三,“免奴为客”的农民不愿意,本已经从奴隶上升到半自耕农,却被征发为地位更为低下的士兵,自然不情愿,还美其名曰“乐属”,搞得好像很乐意似的。

浙东地区民心骚动。孙恩一看,机会来了。公元399年十月,孙恩从舟山群岛率百余人登上大陆。这让人想起从厄尔巴岛回到法国的拿破仑,孙恩一路势如破竹,人们纷纷响应,几乎兵不血刃,攻破上虞城,进占会稽郡。

会稽内史王凝之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琅琊王氏世奉天师道。

孙天师遇到王天师!

叁 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王凝之得知孙恩起义的消息后,采取不抵抗政策,不出兵,不设防。

官员们请求派兵出城讨伐孙恩,发现王长官待在道堂磕头念咒,口中念念有词:“我已请来得道大仙,借来鬼兵把守各个险要关卡,每个地方都有鬼兵数万,贼不足忧。”

五斗米道役使鬼神、神兵相助的法门想必王凝之练得很熟。可他忽略了一点绝不该忽略的事情,孙氏是五斗米道世家,孙恩也是天师,你的鬼兵胆敢阻挡孙天师吗?

等到孙恩的兵马突破鬼兵把守的各个关隘,王凝之才发兵抵抗,为时已晚。孙恩大军攻克山阴城,王凝之和几个儿子均被杀死。可惜王羲之一代名士,唐诗宋词晋字汉文章,王羲之是“泼墨汉家子”的代表人物,《兰亭集序》被唐太宗品评为天下第一行书,怎么就有这么一个儿子呢?

王凝之的妻子,那位曾经作出“未若柳絮因风起”诗句的才女谢道韫品藻丈夫的时候说:“没想到天地之间,竟有王郎这种人!”

谢道韫初嫁王家,非常轻视王凝之,回到谢家后,闷闷不乐。叔叔谢安开导她说:“王郎,逸少之子,相貌、人品也不坏,你为什么竟不满意到这种地步?”谢道韫说:“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谢道韫列举的这些位人物都是谢家的优秀人才,意思说我就没见过王凝之这号人。

看起来,人不能太专注,你过于专注某一项事物,尤其是科学啦、哲学啦、宗教啦,这不,老婆都不待见。最好你能陪着她风花雪月,尤其做她喜好的事,但好像这样的老公也不多吧?

之所以要提谢道韫,不是因为她大薄夫婿的举动,而是做了一件巾帼女子才能做出来的事。当她听说孙恩杀死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们,一点没有惊慌,从容不迫。命令婢女们抬着肩舆,握佩刀出门,手杀数人,寡不敌众,被活捉。乱军要杀她的小外孙刘涛,谢道韫正容道:“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如果要杀,先把我杀了吧!”孙恩为之改容,没有杀刘涛。

孙恩这个人,史评“毒虐”,残忍酷虐。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像陈胜、刘邦、张角、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等等,没有不残暴的,不是狠角色谁敢造反呀。孙恩也是一样,把义军称为“长生人”,都死不了。百姓中如果有不跟随他的,连婴孩一起杀掉。为顺应义军报仇雪恨的要求,也甚至把一些县令的尸体剁成肉酱,召集他们自己的妻子儿女吃下去,如果拒绝吃,便也被肢解分尸。

起义军抢掠财物,烧毁房屋和官府的仓库,砍伐树木填堵水井。向会稽进军时,军中因有妇婴,行动不便。孙恩下令将婴儿投水溺淹,然后祷告道:“贺你先登仙堂,我随后就来。”

誓言不好乱发,没过多久,孙恩果然也成水仙了。孙恩不是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他出身士族,文章写得好,后世还有本《孙恩集》。起义失败后,孙恩逃入海岛时曾带走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许多帖子,说明他喜好书法。他不会害自己尊敬的人,谢道韫才名满天下,自然不会加害,小孩也没杀。但是,孙恩对于王、谢等高门士族的大男人们心肠就不会那么好了。

孙恩起义得到三吴地区庶族地主的大力支持,受到当地客佃和奴隶的热烈拥护,浙东农民纷纷响应,遍举义旗。会稽谢、吴郡陆瑰、吴兴丘尪、义兴许允之、临海周胄、永嘉张永及东阳、新安等八郡同时起兵,杀长吏响应孙恩,短短十五天,起义军达到数十万人。义军诛杀三吴地区的豪强官员,谢家子弟首当其冲。

面对起义军的强大攻势,各地官军望风奔溃,于是,浙东八郡皆归孙恩所有。孙恩没有建立政权,他所代表的是浙东庶族地主的利益,不可能与东晋朝廷彻底决裂。一时的胜利让他飘飘然,认为大功告成,自称征东将军,上表晋安帝,将起兵的罪责全部推到司马道子、司马元显身上,历数其父子之罪,请诛二人以谢天下,得意扬扬地说:“天下无复事矣,当与诸君朝服而至建康。”

起义爆发后,京都畿内诸县盗贼蜂起,响应起义军的大有人在。可孙恩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未能及时扩大战果,乘胜直取建康,给东晋王朝留下喘息之机。仅仅过了一个月,在司马元显的指挥下,谢安之子谢琰和刘牢之各率一支大军分别从建康和京口南下,先后攻克义兴、吴兴和吴郡。刘牢之的北府军迅速向钱塘江一线推进。

孙恩起初寄希望于钱塘江天险,企图仿效越王句践,保有会稽,割据江东,对属下大言说道:“我割浙江,不失作句践也。”所料不及的是北府军很快渡过钱塘江,向会稽猛扑过来。孙恩不肯和精锐的北府军决战,马上决定放弃浙东,率二十万义军及家属东撤海岛,临行,效仿赤壁战败的曹操说了一句狠话:“孤不羞走!”我逃跑不丢人,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还会回来!”曹操仰仗的是北方坚实的后盾,北中国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孙恩仰仗的是什么呢?他会组建一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

起义军有家口,孙恩跑得慢,下令将抢来的大批金银珠宝、美女尽皆丢弃,道路上“粲丽盈目”。北府军一看开心了,竞相争夺,没人再想追击,孙恩因此安全地登船逃回海岛。军队能够名正言顺抢劫财物很不容易,机会难得。北府军原本就是流民部队。刘牢之竟然纵军烧杀抢掠,致使许多郡县连个人影都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