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2/5页)

四奶奶欣慰地笑了:“对,咱们福香和向上啊,都是好孩子。”

翻好了地,挖好了坑,四奶奶开始教两个孩子怎么种土豆。

“向上,你在每个坑里撒点灰。福香,你过来跟我一起削土豆。”

四奶奶拿了一个鸡蛋大小的土豆出来,这是上一季收了,留下的种,有的已经开始发芽了。她指着有芽或是有坑的地方说:“福香,看好了,这里就能长出土豆苗。咱们用刀把这片切下来,就能种一棵土豆。”

她小心翼翼地削下一片皮,丢在竹筐里,然后又继续削。一个土豆很快就削了十几片下来,还剩中间那一块土豆,四奶奶将这块土豆丢到了木桶里,然后拿起第二块。

削了一大半,还剩几块之后,她对陈福香说:“你要不要试试?以后留种就可以留这种大个的,一颗可以栽好几窝土豆。如果挖出来小土豆多,也可以留下来,直接做种,就不用削了,一个坑放两三颗小土豆就行。”

陈福香接过刀,认真地削了起来。

四奶奶开始怕她削到手,在一边盯了一会儿,见她的操作逐渐熟练了,便站了起来,提起箩筐说:“福香,你小心点,别削到手了,我种土豆了,一个坑放两三片就可以了。”

陈向上也撒完了草木灰,过来帮忙,三个人一起很快就把土豆给种上了,就还剩最累人的一步,浇粪水。

没化肥,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只能施农家肥了。四奶奶年纪大了,体力不行,这个活儿由陈向上干。

他挑着粪桶,盛了大半桶粪水过来,一个坑一个坑的浇。他在前面浇,四奶奶就在后面用锄头把先前挖坑挖出来的泥再翻回去,盖住土豆,填平坑。

做完这一步,土豆就种下了。不过因为天气冷,未免长出来的土豆苗被霜打死了,四奶奶又让陈向上去拖了一捆谷草过来,拆开后,将谷草盖在种了土豆的这片地上。

“这样就好了,福香学会了吗?”

陈福香点头:“四奶奶,我会了。”

“好,这里还剩点土豆,你拿回去种了吧。这是削了皮的,不能放,我跟向上只有两个人,一顿也吃不完,你们拿回去,中午添个菜。”四奶奶把削了皮的土豆拨了一半放在箩筐里,连同没种完的土豆一并给了陈福香。

陈福香拎着东西回去时,陈阳已经把锅擦得蹭亮了。

见到她笑着说:“今天咱们用新锅煮红薯锅巴饭,福香喜不喜欢吃下面的锅巴?”

陈福香舔了舔嘴巴:“喜欢。”

红薯饭最下面的那层锅巴最甜了,像糖一样,又香又甜,特别好吃,以前都被陈小鹏包了,陈燕红偶尔能分一点,她是没份的。

“好,那咱们就吃这个。”陈阳弹了弹她的鼻子,笑着说。

陈福香站在一边没动,指了指陈阳买回来的肉说:“哥哥,咱们能把肉分一点给四奶奶他们吗?”

陈阳问:“福香为什么想分肉给四奶奶?”

陈福香说:“四奶奶教我种土豆,还给我土豆。”

“不错,做人得知恩图报,礼尚往来。这点咱们家福香做得很好,哥哥把肉切一半,你给四奶奶送去。”陈阳在箩筐里垫了一把干净的谷草,再把肉放上去,免得弄脏了,最后又在外面盖了一层谷草,这才说,“去吧!”

陈福香高兴地拎着竹筐去了四奶奶家。四奶奶热情地留她吃饭,陈向上拉着她说话,扯了一会儿,等她回来,陈阳已经快把饭做好了。

兄妹俩吃过饭,陈阳领着她出了门,来到三小队斜东边的地方,指着一处坍塌的老房子说:“福香,咱们的新家建在这里怎么样?”

这里原本住了一个孤寡老人,但八年前,老人去世后,破房子无人打理,烂得很快,没两年墙就塌了,杂草树木也长了起来,成了一片荒地。

这个地方离他们家的自留地很近,又跟陈老三家隔了一段距离,陈阳很满意。

陈福香也没意见:“可以啊,哥哥选的地方肯定好。”

“我们家福香可真相信哥哥。”陈阳摸了摸她的头,“你去找向上他们玩吧,我去找大根叔把这事给定下来。”

陈大根知道他选的地方后也觉得不错:“这地方离大路也近,去公社县里都比较方便。想好什么时候开工了吗?”

“越快越好,我想跟福香搬进新家过年。”陈阳说道。保管室再好,那也不是自己的家,而且等开了春,忙起来后,保管室天天来来往往的人多了,他们住在那里也不方便。

陈大根点头:“也好,人你找全了吗?是打算给工钱还是管饭?”

村子里建房子,一般都是找左邻右舍,同村或隔壁村的。都是街坊邻里,大家手里头都不宽裕,一般管饭就可以了,建好后比较大方的也塞点东西或是一人包着红包。

不过陈阳只有兄妹俩,开工后,陈阳肯定是要去帮忙的,做饭的事只能交给陈福香了,但一天做十几个人的饭可不是个轻松活。不但要做饭洗碗,还要安排每天的食材,家家户户都不宽裕,这对主妇可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陈阳想都没想就说:“给工钱吧,我们家的自留地还没种上菜,没什么招待大家的。”

陈大根也觉得这样安排比较妥当,便说:“行,回头我就这么跟他们说,具体的工钱你们自己谈,往年几家修房子的也有给钱的,你可以参考参考。”

“嗯,回头我就问问。对了,大根叔,正房的三间,我打算建砖瓦房,咱们队里没有会砌砖的,你认识的人多,得麻烦你帮我找两个砌砖的师傅。”

陈大根瞪大了眼:“不是,阳阳,你想清楚了吗?真的要建砖瓦房?这可要花不少钱。”

现在他们整个大队,砖瓦房的数量两只手都能数出来。他们三小队,也就五爷爷家建了两间砖瓦房,还是因为他有个在城里工作的儿子拿钱回家,不然哪建得起啊。

其他人都是泥坯茅草房,好多还都是建了几十年的,坏了补,补了又坏,都将就住着,毕竟建房子可要一笔不小的开支。这年月,连饭都吃不饱,上哪弄钱建新房子。

建泥坯茅草房还好,泥和茅草都是就地取材,能省下一笔材料钱。可建砖瓦房,砖和瓦都得花钱买,这笔开销可不少。

陈阳就知道说出这话,陈大根肯定会很诧异,就更别提村里其他人了,肯定会招来一些红眼病。

但房子是要住一辈子的,要建就得建好一点,宽敞明亮,他跟福香住着也舒心。以后漏雨什么的,只要上去补点瓦片就行了,也不像茅草房,过个几年就得把房顶上的茅草扒了,重新再铺一层,不然就得漏雨。

“叔,我想过了,要建就建好的,我昨晚去找人借了点钱,建砖瓦房。”陈阳半真半假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