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4页)

“那是,我们刺绣厂虽然小,没有他们服装厂规模大,但我们两个单位也是平级的单位,谁也管不了谁。而且两家也没有业务往来,就更不怕他们了。要是换了纺织厂,可能还要掂量掂量,得罪了他们,他们给你拖延十天半月才交货呢,那可真够你疼的。”陈福香说起这个就想起听来的一则旧闻,“听说,有一年遇上连绵的阴雨天气,棉花大欠收,纺织厂没有足够的棉花,生产不了那么多的布料,也就没法交货给服装厂,然后服装厂的车间也跟着停……”

说着说着,两人到了食堂。

岑卫东拉着她进去:“知道了,你心里有数,吃饭吧。”

吃过饭后,岑卫东就把陈福香给送走了。

到了公交车,他对陈福香说:“这阵子别惦记着厂子里的事了。上面要研讨,调查,还要建厂,培训员工等等,没个三四个月,这厂子肯定搞不下来。你还是好好想想,你就要满18这事吧。下周你别过来了,我去城里找你,咱们去买新衣服!”

然后结婚那天穿着去领证,再去拍照。

城里年轻人这会儿流行结婚的时候去拍张照片,岑卫东也不能免俗,虽然上次去北京两人拍了不少照片,但这意义不一样。结婚那天拍的照片,可以保存下来,等他们老了,给子孙后代看看,他们当时结婚的照片,年轻时的样子。岑卫东觉得这非常有意义。

陈福香有点心疼钱:“还买啊,咱去年不是买过了吗?”

“你也说是去年了,再说现在天气变暖和了,也要买两件春秋天穿的衣服。乖乖在家等我,嗯?”岑卫东凑在她面前笑着说。

陈福香羞涩地点了点头:“好,卫东哥,公交车来了,我先回去了。”

——

回到宿舍,陈福香把事情的进展跟于青青说了。

于青青听后并不失望,一穷二白办一个厂子,哪那么快,肯定得需要时间。可能是最近这段时间充实的忙碌,让她找回了不少自信,也变得开朗了一些。

“我明白了,咱们慢慢等消息吧。福香,我想去一趟新华书店,你去吗?”于青青站起身问道。

虽然跟秋明志分了手,但读书的习惯她却保留了下来,甚至她也爱上了各种书籍,要不是工资太有限,她跑新华书店的频率可能还会高一些。

也许,这也算她跟秋明志在一起的收获吧。

陈福香现在也没什么事做,便说:“那我跟你一起去看看吧。”

路上,陈福香琢磨了好一阵,抿了抿唇,有点不好意思地问于青青:“你说,我要不要送卫东哥礼物啊?我感觉他好像要准备送我礼物!”

于青青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她一眼,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你们要结婚了。定好领证的日子了吗?”

没有明确地说,但岑卫东提过好几次,等她18岁就去领证。陈福香羞涩地说:“我生日那天吧。”

作为好姐妹,于青青是知道她生日的,算了一下说:“那没多久了啊,就只有不到半个月了。恭喜你啊,福香,你一定会幸福的!”

看来她也得准备礼物了。只是送什么呢?于青青也有点头大,好朋友结婚,肯定不能像以前的同事、同学结婚那样,就随五毛一块或者一个盆子、毛巾之类的。这太没诚意了。

“谢谢青青。”陈福香红着脸接受了她的祝福,又把话题绕了回来,“你说我送点什么好?买吧,好像卫东哥也什么都不缺,做衣服鞋子之类的吧,好像又太普通了点,而且每次都送这个,也没新意。”

陈福香愁啊。她想在那个特殊的日子里,给岑卫东一个惊喜!但是她发现,送惊喜好难,尤其是对一个不怎么在乎物质生活的人来说实在太难了。

这个于青青可不好给她出主意。

“还有半个月呢,福香,你慢慢想想,兴许过几天就想到了呢!”于青青笑着安慰她。

陈福香一想也是,还有好多天呢,不急,她慢慢想,一定可以想到的。

可这慢慢,直到下一个周末岑卫东都来了,陈福香还是没想好要送他什么作为新婚礼物。

“怎么啦?小嘴撅得快挂上油壶了。”岑卫东捏了捏她的脸,调侃道。

还不是为了想送你什么礼物!陈福香幽怨地瞪了他一眼:“走啦,想买什么?咱们早点去,早点回,你不是还约了人送家具过来吗?不要让别人等咱们啦。”

“好,听你的。”岑卫东骑着自行车,载着陈福香去了百货大楼。

除了买衣服,他还惦记着上了枕头、枕套、被面等等,而且挑的全是艳俗的大红色,上面印着大红喜字的那种。

陈福香见了好笑不已。

在售货员姐姐的注视下,她轻轻拽了一下岑卫东:“你要喜欢这种样式的,等回头我绣,我绣得更好看!”

“不用,你绣多辛苦,我可舍不得你这么劳累。看看这两套,你更喜欢哪一套?”岑卫东扭头问她。

陈福香哪套都不大喜欢。颜料印上去的,有点失真,而且现在的印染技术很多也不过关,回头放盆里一洗,水肯定是红的。

见她不吭声,岑卫东干脆说:“两套都……”

“不用,就这套吧。”陈福香赶紧打断了他。果然,岑阿姨很了解他,知道他是个花钱大手大脚的主儿。都不知道他买房子的钱怎么攒下来的。

岑卫东有些遗憾:“再买一套吧,换洗方便。”

陈福香狠狠剜了他一眼:“不用了,你要喜欢,回头我做一套更好看的。”

看着她去付钱,岑卫东忍不住笑了起来。福香还是这么可爱,他要说只买一套,她铁定不肯,说买两套,她就答应买一套了。

等付过了钱,两人又去买了衣服,陈福香本来还想逛一会儿,看看岑卫东喜欢什么,但岑卫东又拉着她去卖鞋的。

怕他又嚷着要给她买鞋子,陈福香赶紧拉住他:“该回家了,送家具的同志说不定已经来了,让人家一直在门口等着不好!”

她料得不错,送家具的同志已经来了。

这套家具是岑卫东亲自去乡下买的别人家攒的木料,找了个手艺精湛的老师傅打的。家具打磨得很光滑,样式有些古朴,没有喷漆,表面散发着一股原木的清香味。

等帮忙的同志将家具搬进去放好后,这股味道更明显了。陈福香扭头问岑卫东:“这是什么木料做的?”

“花梨木。”岑卫东捏了捏她的耳朵,“这是一个木匠师傅年轻那会儿攒下来的木料,现在就放在屋檐下,跟一堆木柴堆在一起,我就捡了个漏。”

陈福香瞅了他一眼:“花了不少钱吧。”

岑卫东摸了摸鼻子:“也没有,自己找人做,比去百货大楼买便宜多了,款式尺寸也可以选自己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