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四野南征北战的日本医生、护士(第2/2页)

第二,尊重他们的人格。允许他们保持某些民族习惯,以和蔼诚恳的态度对待他们,反对打骂日本人。

第三,重视并提高他们的技术。日本医务人员的技术好,应当重视他们,虚心向他们学习。

这些政策体现了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对日本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照顾。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共产党的干部每个月只有几元钱津贴,但要保证日本医生、护士拿原来的工资。共产党的干部结婚,组织上有严格规定,叫“二五八团”。战争期间,家属是不能随军的。相比之下,日本医务人员享受的待遇要比共产党的干部优厚。

在日常生活中,共产党干部和人民军队的优良作风逐渐教育和感化了日本人。在第一后方医院工作的女医生野口回忆:有一次,部队改善生活,吃红烧牛肉。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但野口不吃牛羊肉,只能看着。中国战友问她是不是生病了,她说出原因。医院领导非常重视,把炊事班长叫来严肃批评。班长难过得要流泪,连连道歉,问野口吃鸡蛋行不行。院长带着炊事班长到老乡家里买鸡蛋,给野口做了鸡蛋炒饭。野口捧着香喷喷的米饭,心里感受到军队大家庭的温暖。元木和男是29后方医院的炊事员,他想回国闹情绪,在米饭里掺沙子,伤员们愤怒地要打他。司务长问明情况,严厉地批评了他,但并没有予以惩罚,而是让他重新做饭,挽回影响。共产党员对他的教育和帮助,使元木改变了雇佣思想,努力工作,被评为模范工作者,并被提升为医院的事务长。他说:“我被调到院部从事会计和出纳工作,一干就是几个月。在我们住的土房子里,随地堆放着装有几百万元钞票和银圆的麻袋,担任警戒任务的只有我和一名少年。武器只是两条自动步枪。刘院长把这么一项重要工作放在我这个日本人身上,信任的程度可想而知。”

解放军干部艰苦奋斗、处处模范带头的作风,对日本人耐心教育、充分信任,部队里的民主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都使日本人感到新奇,比起日本军阀的残暴专横,有天壤之别。他们渐渐与中国战友融为一体。在三年解放战争期间,这些医务人员跟随第四野战军,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广西,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7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发起“三下江南”战役,第6后方医院的松本大夫表现突出,被记了一大功。卫生部《健康报》5月20日刊登了《六院突击治疗中的松本大夫》,报道:“在突击治疗开始不久,就发觉不论伤员和工作人员,都异口同声地说:松本大夫好。松本大夫除了正式治疗,每天去病室好几趟。不管怎样忙,治疗后,至少能保证去看一遍。有的伤员说:‘他做完了手术,穿着带血的衣服,还来病室看我们。’最令人感动的是17师49团政治指导员徐光忠,因负伤过重,施手术后,当晚松本大夫守候了一夜未睡觉。这件事情传出后,不但感动了全体伤员,并教育了看护员。”

辽沈战役中,第34后方医院从吉林通化行军到辽宁北票,率领外科手术队的是医学博士今川知和医生。攻克义县后,第一批伤员就送到医院。义县的伤员刚处理完,攻打锦州的伤员又下来了。两个月内收治了三千多名伤病员,而医院的工作人员不足500人。医院分散在十几个村子,医生、护士查房和换药还要骑马。空中敌机袭扰,地上狼群威胁,全院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的。今川医生和手术室的同志连续十几天不下手术台。内田护士长几次为伤员输血,累计千余毫升。山本护理员由于日夜工作过于劳累,一次在打饭途中摔倒在雪地上,昏睡了好久。被人发现时,她的棉衣已冻在地上,用十字铁镐把她刨起来,还直抱歉耽误了伤病员开饭。

日本医生、护士

东北解放后,第四野战军入关。第10后方医院的浅野芳男医生从北满的克山南下到锦州兴城,随第39军行动。部队徒步行军,每天走四十多公里。头一天,浅野穿着沉重的日军皮靴,累得筋疲力尽。第二天穿上部队发的布鞋,走起来轻便多了。浅野医生和解放军战士一样,吃小米、青菜等大锅饭,腰里挂着搪瓷缸,用来吃饭、喝水、刷牙,根本看不出他是日本人。经过这次长途行军,浅野完全融入到解放军队伍之中了。

平津战役中,第29后方医院先后收治了四千多名伤员。国民党飞机的轰炸,前方伤员无法在白天往下撤,伤员到医院的时间多在晚上。医护人员严阵以待,只要伤员一到,立即进行检查和分类,或送进病房,或立即手术,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他们有时实在太困了,就靠着墙根打个盹,醒了后继续干。他们的工作不仅有序,还创造了一些新方法。伤员多,消毒敷料供不应求,消毒员岩本自制了土高压消毒锅。在空汽油桶上安装密封式高压,高压灭菌一次只需30分钟。解决了换药、手术的敷料问题。为此,岩本立了大功。

四野南下进入湖南,酷暑季节使得大量病员得了疟疾、痢疾、中暑等疾病。很多日本医务人员都是带病坚持工作的。江南的蚊子十分厉害,被它叮过就会患上疟疾。元木光子护士回忆:“在南方工作时,无论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几乎都得了疟疾,看护患者的人手不够,发烧38度以下的人都不准休息,只好摇摇晃晃地拿着注射器工作,酷热的夏天里却冷得直发抖。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脸、身上都变成了黄色。”[6]

回首6年参军历程,日本医生、护士用双脚从东北走到华南,行程万里。第29医院司药铃木雅子将她们从参军到南下的行程绘制成地图,真实地体现了她们的战斗历程。随解放军进行的万里长征,给他们留下了太多的回忆。在漫长的征途中,他们赢得了中国战友的尊敬,他们与中国战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铃木雅子绘制的行军地图

在解放战争中,许多日本医生、护士以勤奋的工作,立功和获得了上级的表彰。他们在战斗中救死扶伤,多次为解放军伤员输血,精心护理,将大量伤员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他们的功绩赢得了中国战友的尊敬。1950年3月,四野13兵团后勤部举行庆功大会,百余名在兵团各医院工作的日本医生、护士榜上有名,记大功的今川博士、中岛护士的事迹作为典型刊登在《功臣专刊》上。东北野战军中的日本医护人员与中国战友一样,参加解放东北的干部战士荣获一枚“解放东北纪念章”;参加解放平津、华北的同志荣获一枚“解放华北纪念章”;参加解放华中(中南)的同志荣获一枚“解放中南纪念章”;参加解放海南岛和西南的同志荣获“解放海南岛纪念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年参军的同志还荣获“胜利奖章”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