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血战(第2/5页)

“先去上海吗?”理文问。

“不,在这里等着。”

“是吗,等着吗?我想时间不会很长。”

“我闭上眼睛,一动不动地等着。”新妹闭上眼睛。

他们所说的“地狱”,是指太平军即将进行的残酷屠杀。

太平天国是宗教运动,同时也有着民族运动的一面。这一面色彩,在湖南至湖北很多天地会会党参加进来后,变得更加浓厚。天地会各团体毫无例外,都要“反清复明”。太平天国从没有考虑过要复兴明王朝,这王朝已在二百年前灭亡,它也不懂得要礼拜上帝。不过,太平天国确实强烈地要求改造社会。要改造社会,只有推翻现在体制才有可能,要打倒的对象就是清王朝。拜上帝会只在“灭满”上同天地会有着共同点。

两个性质不同的组织在共同推进一个事业时,当然要特别强调其共同点。太平天国常所说的“妖”,从广义来说,是指不拜上帝的人。但是,对于根本不知有上帝存在的人,是不能因为他们不拜上帝而加以惩罚的。一般所说的“妖”,是指对拜上帝的人加以敌视和镇压的人,即现在的统治政权——清朝政府。清政府的人,都是妖。

从最狭义来说,妖就是满人。太平天国的出发点就包含着“讨妖”,即“打倒满族”这种民族主义思想,在吸收天地会的过程中,这种思想变得更加激烈。官兵和官吏是妖方的人,必须要杀掉。

那么,满族非战斗人员,妇女、儿童、老人,该怎么对待呢?他们也统统是妖,是该杀的对象。起码,现在太平军中,气氛如此。

南京城中的三四万非战斗人员,都将被太平军杀掉。新妹和理文把这种屠杀情景称为“地狱”。新妹的心早已离开太平天国。理文热爱太平天国,自以为能理解它,但他不赞成战斗外的屠杀。他曾和新妹仔细谈论过,要改造社会,无可否认,各方势力中,太平天国是最大的一支。但是,太平天国现在所走的路并非改造社会的唯一途径。

“咱们去寻找吧!”新妹道。上海已有些现代社会萌芽,在那里,也许能找到条新出路。

“是上海啊!”理文低声道。

“对,咱们去上海吧!”两人在这点上,意见一致。只是理文想看到地狱后才走,而新妹认为已没有看的必要。对她来说,她不忍看到她所热爱的理文将因地狱而在心灵上受创伤,但她无法改变。理文现在所想的问题,新妹感到自己似乎是完全理解的,她甚至觉得自己必须要理解。

坑道战从下关静海寺开始。静海寺是仪凤门外一个大寺庙,坑道已从这寺庙地下在向前掘进。从城墙上看不到这种作业,问题是挖出来的泥土如何处理。静海寺大雄宝殿虽大,但很快被泥土塞满了。若城外突然出现一座土山,定会令人生疑。是以坑道战中最艰苦的工作,反而是处理泥土。

清军方面,根据以往经验,早已料到太平军会挖坑道。他们确信一定会挖,只是尚不清楚对方在哪儿里挖。若知道挖掘起点,警戒范围自然就会缩小。

太平军要尽量掩盖坑道。从静海寺掘进的坑道共有三条。若只爆破一个地方,突破口会太狭小。在主力军到达的第二天,太平军进攻了水西门和旱西门。其主要的目的是转移敌人对静海寺的注意。在南京城内,陆建瀛总算露了面,进入聚宝门的阵地。江宁将军祥厚在仪凤门军营中亲自指挥。清军很快就觉察到静海寺有可疑,尽管太平军夜间运土,且种种伪装,但人员进出频繁,还是引起了城中注目。

“他们定然在静海寺挖坑道!”祥厚判断。

一旦了解掘进方向,城里就可以往地下挖洞、灌水,以防地雷爆炸。清军的对策也像武昌等城市所做过的那样,叫盲人把耳朵贴在地上听动静。但对清军不利的是下雨了,而且下得很大,雨声妨碍了盲人敏锐的听觉。

谭七等人在城里的破坏活动越来越激烈。

而城外,太平军做了几百个真人般大小的纸人,让它们骑在马上,夜间朝南门奔驰。从聚宝门外到雨花台一带,驻有太平军大部队。现在还往那里增调大批兵力——城内看到城外的动向,做了如此推测。

“他们把重点放在南边,应当防备聚宝门、雨花台方面的敌人。”清军大体做了这判断,但没有最终定论,静海寺的动向令他们十分担心。祥厚和陆建瀛一向不睦。前面说过,祥厚曾和布政使祁宿藻联名向北京递送弹劾陆建瀛的奏文,所以二人是冤家对头,沟通起来当然不顺畅。

大概是上了纸人马队的当,西城清军已向南移动。西城有狮子山、卢龙山、清凉山等许多丘陵,对城外情况可以看得很远、很清楚。狮子山虽有炮台,但大概由于先前用了过多的炮弹,现在倒是非常节省。笨拙的清军无法在夜间移动,但又觉得必须要移动,犹豫不决,欲动又止。纸人马队起码乱了城内守军的情绪。三条坑道已挖到城墙脚下,预定二月十日早晨爆破。

二月十日清早,陆建瀛来到仪凤门会见祥厚,他主动来,这倒是难得。

“看情况贼已转到南边。我想昨夜情况你也看到了。大批马队已转移到我防守的聚宝门,还请增调兵力去聚宝门。”陆建瀛来访就是为了这事。

“我确实看到了。不过,静海寺也令人可疑,这边警备不能疏忽。究竟能调去多少援军,等我和幕僚们商量后再决定。”

“希望能尽可能多调一些人。”说罢,陆建瀛坐上四人轿,准备回去。那是乘绿呢大轿,总督的数十名卫队紧跟在轿子后面。

这一行人刚离开不久,地雷就爆炸了。城墙砖一下子飞上天空,又像雨水般落了下来。“砖雨”就是冲锋信号。

“前进!”太平军开始冲锋。

“不行!只听到两次爆炸声!等一等!”——当司令部发出这一指示,为时已晚。先头部队已爬上崩毁的城墙,向前冲锋了。

为尽量扩大突破口,坑道在半中间分成三条。在三条坑道里都放上地雷,使它们同时爆炸,起码能炸开一个十多米宽的突破口。耳朵尖的人听到两次爆炸声,其间隔极短,一般人则只听到一声。贵县出身的炸药专家鲁国进感到怀疑。突破口太窄,宽度只有两丈。换言之,有一颗地雷会延迟爆炸。

仪凤门外的太平军司令官是林凤祥。他急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但愿是颗臭地雷!”他心里祈祷。

鲁国进和了解土营(工兵部队)情况的人也在祈祷。传令兵从静海寺跑到仪凤门的速度是有限的。如果导火线中途灭了,或是地雷本身有问题,那真是万幸。若只是推迟爆炸,那将造成一场大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