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挨训!(第2/2页)

害得他们也受牵连。

这张老头在内阁虽然被忠顺王一系的人压的死死的,可他的人品,他的官声,还有他的德行,朝野上下无人不钦佩,太上皇钦赐牌匾:大秦第一清官,让张伯行张老头的官声几乎达到人臣的巅峰。

这也是他力顶隆正帝,却始终未能被忠顺王一系给干趴下的原因所在。

武勋亲贵们,一般对文臣都不屑一顾,以为这些孙子除了会贪银子会议和卖国外,就会养兔子……

但对于张伯行,连勋贵们都敬重三分。

这也是牛奔等人被骂个狗血淋头还不敢还手的原因。

若是换个文官来,不被三人施以老拳才怪。

张伯行相貌一般,只一个干瘦的老头儿,紫色官袍晃晃荡荡的套在他身上,奇葩的是,紫袍上居然有补丁……

千万不要以为他这是在作秀,因为就大秦官员的基本俸禄来说,如果没有些灰色收入,也确实过不了什么好日子。

官员的朝服并不是官家包办的,除了上任时赐下的第一套官服是公款消费外,其余的,都需要自己掏腰包。

奢靡一点的官员,通常都是一日一换,正常点的三五日一换,勤俭点的半月一换,再抠门点的半年一换。

但像张伯行这般,穿了几十年,紫色都快洗掉色的,国朝以来,只此一家。

因为张伯行除了基本俸禄外,官场潜规则中的三节两寿,还有各种冰敬碳敬火耗银子等等,一系列不成规则的银子红包,他一概不收。

没有这些银子打底,张伯行那点薪水除却维护相府基本的运转外,家里想一天吃一顿肉都困难。

很多人们为褒赞其清廉,赏银给他,也被他丝毫不差的给退回了。

如果只一次倒也罢了,别人会笑他为搏清明,故作此举。

可这样的日子他一过就是几十年。

哪怕是作秀,能作到这个地步,也值得钦佩了。

而刚正不阿的官声,更是让满神京城内的衙内们绕道走。

听了牛奔的求饶之声,张伯行看了看院外的天色,发现时辰已经不早了,他那个老的几乎不能再老的老仆,站在院外,像是想要唤他回家吃饭……

张伯行冲老仆点点头,然后回头对牛奔三人道:“日后行为做事,多动点脑子,不要作只有匹夫之勇的莽夫!朱雀门前也是你们能跃马狂奔的地方吗?真真是混账……”

止住了继续教训下去的意图,张伯行最后道:“都去吧,再有下次,老夫就不止抓你们到我这草堂里训话了,老夫还要亲自登门拜访,问问你们父亲,究竟是怎么教儿子的。”

牛奔几个闻言,腿一软,差点没给这老头跪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