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军机阁之争(第2/2页)

岳钟琪闻言,抽了抽嘴角,道:“这下官是知道的,赵虎原是寿山伯府的世子,跟随宁侯贾环两次出征西域,甚至曾亲手俘获一蒙古王子,立下赫赫战功。

可是,他毕竟只有十八岁,下官以为,他是否真的能受此重任?”

秦梁淡淡道:“曳迷离地处盆地之中,四面环山,又有风魔之地为屏障。该处只需驻扎五千兵马,就足够保证当地安危。

趁此机会,给予下一辈敢战之人一个锻炼的机会,也是好的。”

岳钟琪闻言,想了想,道:“下官听说,宁侯在西域所置的田庄和牧场,就在那里……”

“岳将军!”

秦梁沉声道:“本兵希望你能就事论事,如果你以为这五千兵马会成为贾家私兵,大可单独上书陛下,呈汝所奏,由陛下定夺即可。

本兵也等着你的弹劾。”

岳钟琪闻言,忙起身道:“太尉,下官绝不是此意,只是认为……罢了,既然太尉以为可借此机会,提携后进晚辈,下官附议。”

秦梁并没有对岳钟琪的附议表示任何谢意,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后,继续下一个议题:“黄沙军团的拆分,是因为随着西域收复,大秦的西疆向西延展三千里的缘故。

为了避免军费的浪费和更好的稳固西疆,黄沙军团自上而下,都愿作出调整。

这是军团的义务,也是该有的担当。

也为其他七大军团做出表率。

曾有人说,武威秦家镇守西北一甲子年,为名副其实的西北王,黄沙军团,是秦家私兵。

这种荒谬之言,本兵自然不认。

秦家世代武勋,满门忠义,岂容屑小污蔑?

也正因此,当朝廷和军机阁认为拆分黄沙军团,更符合大秦的利益时,本兵当仁不让的配合行事。

不仅如此,本兵以为,只是这样,还不够完善。

既然要改,那就大改!

如今大秦的军制,是仿前朝,又借鉴宋朝军制所定。

为防兵不识将,将不知兵,所以一处军团,少有轮换调离之事。

大秦开国之初,天下皆为四战之地,这种军制,使得大秦铁卒战力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时至今日,准格尔蒙古被灭,西域归复,四海承平。

三十年内,大秦几无战事。

再保持原有的军制,本兵以为,已经不合时宜。

所以今日议题,便是是否该开启,八大军团轮调制度。”

此言一出,饶是众人事先都已经知晓,心中有所准备,可心中还是忍不住有些悸动。

在座诸位皆以军为本,若是失去了对军队的掌控,他们的地位,将会一落千丈。

麾下的利益团体,也将分崩离析。

由不得他们不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