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3/7页)

产品设计史因为先例不多,20世纪90年代以前甚至在绝大部分的艺术学院里都还没有成为正式的课程,缺乏教材,所以不像建筑史那样有许多前面影响的框框,我自己是国内较早撰写现代产品设计史的人,如果从时间上看,我在1982年写完《世界工业设计史略》草稿的时候,国内尚未见有人做这方面的研究,估计我应该算最早的一个。这种状况造成了我自己在研究中受到外国作者的设计史框架的影响较多,这种影响就体现在我后来的著作中了。其中胜见胜、佩夫斯奈、潘尼·斯巴克、维克多·帕帕纳克等的影响就特别突出。

从1949年解放开始,直到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中国大陆地区对西方的现代艺术、设计全面封禁,不仅对于欧美、日本的设计历史和发展现状一无所知,就连地理距离很近的我国的港、澳、台地区的设计我们也无从了解。“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对外联系开始有所松动,当时内地驻港机构安排香港一批设计家在1978年第一次到广州访问。这个团虽然人数不多,接待规格也不高,但对广州设计界却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他们访问了广州美术学院,举办了讲座,第一次谈到了现代设计——虽然主要是有关平面设计方面的议题,并且第一次给大家放了一批现代设计作品的幻灯片。可以想象的出,对于当时从不知道现代设计在外面世界发生了何等翻天覆地变化的广州美术学院师生来说,那是多么巨大的冲击。这个设计师代表团里面有香港现代设计的奠基人、奥地利裔的美国设计师石汉瑞(Henry Steiner, 1934— )和靳埭强等人。他们带了几本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出版的设计参考书送给广州美术学院当时的工艺美术系。这批书里面有王无邪等人编写的关于设计基础的“构成”类著作,还有几本关于设计史的小书,台湾学者王建柱(1931—1993)依据日文版翻译的《设计运动一百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本。我于1982年秋天在广州美术学院成立“工业设计研究室”的时候,高永坚院长将这些书交给了我,这些便成为我手头拥有的最早“家当”了。2003年靳埭强先生担任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我担任副院长,曾经与靳先生核对过赠送这批珍贵参考书的时间和书的种类,基本是正确的。

《设计运动一百年》的原作者胜见胜,是日本现代设计的第一代大师,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留学欧洲学习设计,回到日本后努力促进日本现代 设计的发展,是日本现代设计的奠基人之一,在日本被称为“日本战后设计的最大功劳者和指导者”。1959年胜见胜创刊《Graphic Design》(平面设计)杂志,并担任总编,1959—1986年期间,这本刊物的主题一直以标志、字体、汉字、导视系统、符号为中心。他本人亲自主持了《江户的看板》和《英文字体建筑术》两期,《Graphic Design》是日本最具有影响力的设计杂志,它将世界设计的信息带给了日本,影响了日本战后第一代设计师群体,如日后成为日本设计大师的龟仓雄策(Yusaku Kamekura, 1915—1997)、田中一光(Tanaka Ikko, 1930—2002)、胜井三雄(Mitsuo Katsui, 1931— )等等。胜见胜也因此被日本设计界誉为“最伟大的设计评论家”。胜见胜是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艺术指导,整个东京奥运会设计委员会是以他为核心的。东京奥运会是日本设计的转折点,日本的现代设计、现代建筑自此开始受到西方国家的重视,逐步进入国际一流水平,胜见胜对此功不可没。胜见胜去世很早,曾经和他长期共同编辑杂志、参与东京奥运会总体设计和策划的龟仓雄策在他去世之后设立了日本设计界的“胜见胜奖”,这个奖项被视为与文学界的“芥川奖”同样重要的高水平设计大奖。“胜见胜奖”第一位获奖人是20世纪80年代在企业形象系统设计有突出成就的设计师中西元男。胜见胜撰写了一系列普及设计思想的著作,其中就包括我看到的这本王建柱翻译的《设计运动一百年》。

我在2009年去日本的时候,在东京认识了日本交通导视系统设计家太田幸夫(おおた ゆきお ),他曾经长期担任胜见胜的助手,胜见胜去世之后,他接手了胜见胜的大部分手稿和资料,我在太田家里才第一次看见胜见胜那本日文版原著,其中的参考文献部分,包括尼古拉斯·佩夫斯奈的《现代设计的先驱:从威廉·莫里斯到沃尔特·格罗皮乌斯》(Pioneers of the Modern Movement from William Morris to Walter Gropius )。胜见胜的著作结构也完全渗透了佩夫斯奈的体系方式,而这一体系的渐进式方法也影响到我的《世界现代设计史》写作。

佩夫斯奈的著作原为英国的“企鹅丛书”(Penguin Books )之一,初版书名为《现代运动的先驱》(Pioneers of the Modern Movement ),1936年出版。到1949年经作者本人修改之后,再用《现代设计的先驱:从威廉·莫里斯到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的书名出版。这本书是全世界现代设计史中最早的一本。佩夫斯奈1983年去世,去世前又对原稿做过一次修改。第二版在1991年发行,在所有有关现代设计史的著作中,我最早真正读到的,就是这一本了。在工业产品设计方面,他的这本书影响最大。

1982年我着手研究现代设计史论的时候,还没有直接读到佩夫斯奈的这本著作,而是转手看到过他的框架内容。过程还挺曲折,中间经过日本人的一传、中国台湾人的二传,我才得以有所了解。了解现代设计史发展的一个基本的框架居然那么不容易,对于今日资讯爆炸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恐怕是难以想象的。由于当时工业产品发展史的参考书严重缺乏,而大部分建筑史都涉及早期的产品设计活动,所以我当时采用的参考书以现代建筑史为多,比如雷奈·班翰(Peter Reyner Banham, 1922—1988)的《第一个机械时代的理论和设计》 (Theory and Design in the First Machine Age )。我在1982年、1983年开始撰写设计史的时候,此书在国内根本找不到,我是1984年在香港理工学院的太古设计学院才第一次读到的。兴奋之余,也感觉到这本书已经出版多年,恐怕未必能够反映20世纪80年代中期设计的面貌和蓬勃发展的情况。

有三本主要是关于现代建筑史的著作则从现代设计发展的框架上,在全书的总体布局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一本是威廉·库提斯(William J. R. Curtis, 1948— )的《1900年以来的现代建筑》(Modern Architecture Since 1900 ,这本书于2012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这本书是我在1987年到达美国之后,在纽约的里佐利(Rizzoli)书店买到的。另外一本是肯尼斯·佛兰普敦(Kenneth Frampton, 1930— )的《现代建筑,一本批评史》(Modern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 ),这本书近年在国内也有中译本,由三联出版社出版。英文原版的出版日期比我1982年撰写的《世界工业设计史略》晚了10年,所以当时我是不可能以这本书做参考的。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Alexander Jencks, 1939— )的《现代建筑运动》(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则对我在理解后现代主义的问题上有很大的帮助。詹克斯是最重要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的理论家、评论家,1982年后现代主义在西方也尚处在理论萌芽期,所以我在国内动手撰写设计史的时候,尚未受到他的影响。但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在给中国青年出版社撰写《世界现代设计史》的时候,他的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著作在西方特别风行,对我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