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欲先取之,必先与之(第2/2页)

赵隐王刘如意,与惠帝刘盈感情亲密,刘盈为了保护刘如意,时刻陪伴在其左右,甚至就是更衣(WC)都让刘如意跟着,结果,刘盈不过离开片刻,回来一看,刘如意就已经死在了宫中。

淮南厉王刘长,作为刘邦最小的儿子,他因为是吕后抚养长大的,所以活过了吕后时期,到了太宗孝文皇帝即位,又因为是唯一在世的兄弟,备受宠爱。

太宗孝文皇帝下令,刘长可以使用一切天子的仪仗,准许他出入称警,行文称制。

刘长一锤子杀了辟阳侯审食其,甚至连丁点的处罚都没有。

于是……他后来绝食而死!

现在,当这种超越了惠帝对待刘如意,太宗孝文皇帝对待淮南厉王刘长的待遇,落到刘武身上时,刘武甚至没有半分的警惕。

他的心中,只有得意与自满。

这种自满与得意,在刘彻的下一句话出口后,更是达到了顶峰。

刘彻是这么说的——“朕已经制诏少府,赐皇叔天子旗,许皇叔用驷车,出入宫禁,无所阻拦,皇叔臣子中宦、侍、卿等,皆列汉宫籍,著于竹帛,使下竹符,一如汉臣,江山社稷,朕与皇叔共治之!”

然后,刘武就只感觉,自己的心脏怦怦怦的跳动着。

江山社稷,朕与皇叔共治之。

这句话,就像天底下最动人的话。

让刘武难以把持。

甚至就是去年先帝说:千秋万岁后,传位梁王,也没有让他这么激动过。

但刘彻,却在心里偷笑了起来。

天子旗、驷车什么的,倒是真的。

但什么与刘武共治天下?

这种鬼话,也就骗骗刘武这个文青而已。

刘彻深知,想要跟皇帝老爹那样,轻松的解决梁国这个大块头。

他现在的力量,力有不逮。

他没有皇帝老爹那样先天的优势——假如刘武不是心甘情愿的放弃梁国的武装力量,那么,他就不可能在顶着太皇太后的压力下,能跟皇帝老爹一样,轻描淡写的通过打压、征调、抽兵,将梁国二十多万军队解决。

老祖宗们早就说过了,欲先取之,必先与之!

当然了,刘彻不可能让刘武在长安拥有任何对朝政的发言权。

但是,虚荣一类不值钱的玩意,刘彻就可以大把的朝刘武撒了。

总之一句话,现在,先把刘武捧上天再说!

对付类似刘武这样的诸侯王,老刘家有着一整套完整的流程与步骤。

死在这一招上的人,可不仅仅是几个诸侯王,就连后来曾经废立过皇帝,权倾朝野的霍光,也被这一招玩的欲仙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