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土化肥(第2/2页)

“陛下,这十亩地,是用过‘化肥’的……”张季领着刘彻来到一块不大的田边介绍起来。

汉室的田亩制度比较奇怪。

以纵一步横二百四十步或者一百二十步为标准。(二百四十步的是大田,一百二十步为小田,关中主要以一百二十步的小田为标准)

换句话说,汉室的田地,一般都是长而窄的模样。

所以,所谓的十亩地,其实宽度也就十步。

刘彻亲自下地,摸了一下据说施过化肥的粟米,然后,他再与旁边那些没有施过化肥的田地比较了一下,虽然施肥的时间并不长,而且没有在粟米种植开始就施肥,但两者之间,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别了。

施过肥的粟苗,明显穗更大,果实也更多,也更健康。

“传朕的命令,让少府令立刻来见朕!”刘彻喜不自胜的下令。

化肥这种大杀器既然已经出现,当然要立刻大规模的进行推广。

只是,这人尿还好说,牛粪的话就有些难度了。

而且,强行推广的话,百姓未必会领情。

还是先在上林苑试点比较好。

这样一来,这任务就得交给少府去办了。

今年秋收后,就让少府做好化肥的生产工作,争取明年开春的时候,能满足整个上林苑佃农的需求。

只要上林苑明年丰收,那么,这关中肯定闻风而动。

到时候,刘彻不需要宣传,也有着大把大把的人哭着喊着求“陛下慈悲,赐予化肥”。

要是运作的好,这化肥甚至能成为刘彻手里的一张王牌,进一步的将关中的地主士绅阶级给绑架到自己的战车上。

一个时辰后,少府令岑迈赶来墨苑。

刘彻让墨家将化肥的生产技术以及制备方案移交给少府,同时,刘彻当然也毫不犹豫的重赏墨家。

钱帛田宅什么的,墨家拿了也是当散财童子,甚至可能还会因为赏赐的太多,而只顾着去散财而拖慢了科研进度——这是有先例的,墨家的墨者们,口袋里钱一多,就必然丢下手头的工作,去践行自己的墨者之道。

所以,刘彻干脆换了个赏赐方法——他任命协助张季,研发出了化肥的河东人阳义为代国内史,去晋阳为官,并给予他特权,全权负责在代国推广化肥。

墨者闻言后,立刻欢天喜地的给刘彻跪下来,三呼万岁。

对墨家来说,研究技术,科学,那是个人爱好,他们更感兴趣的,还是在天下传播他们的思想,将墨家的理念在实践中践行。

只是,刘彻并不怎么看好他们的这个伟大的理想……

历来,科学家、文青以及艺术家当官,基本都是悲剧……

但墨家却偏偏极为热衷此道。

刘彻也没有办法,只能让他们去试试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秦代的时候,有不少墨者当过地方官,甚至有些杰出的墨家官僚,曾经做出过不少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