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壁虎断尾(第3/3页)

他们采用的是其内部战争的策略。

只是通过兵力优势,挤压和压榨乌孙骑兵的活动空间,尽力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得胜利。

但,当乌孙马这个秘密暴露在了所有匈奴贵族,尤其是军臣眼前时。

战争的性质就改变了。

乌孙上上下下,都非常恐惧。

毕竟,在以前,假如乌孙战败,最后也顶多是老昆莫猎骄靡去给匈奴单于请罪、磕头,同时放弃一部分自主权,若是能取得一两次胜利,那么,乌孙甚至还可以体面的结束战争。

但,当乌孙马被暴露。

那么,匈奴人只要不傻,马上就能明白,乌孙人,早就心怀叵测,有着二心的这个事实。

战争,立刻就会从小老弟不听话,需要打屁股,变成了你死我活的争霸战。

就像当年月氏、东胡与匈奴人的战争一样,除非有一方倒下或者逃离,否则,战争不会结束。

但,现在的情况是,乌孙人就算想跑路,也没有机会了。

匈奴人已经知道了世界的疆域,他们连跑到万里之外的月氏人都找到了。

乌孙人再跑,又能跑到哪里去?

更何况,一旦西迁开始,类似乌孙这样国内氏族力量强大的联合体,恐怕马上就要瓦解。

塞人跟月氏人,以前能为了活命,给伊稚斜当孙子,现在,也能给匈奴当孙子。

乌孙人现在唯一的好消息是,他们并不是孤军作战。

匈奴方面的伊稚斜,依然在通过各种渠道,给他们补血、提供情报。

而与汉朝的走私贸易渠道,至今依然畅通。

这才让乌孙勉强维持到了现在。

但现在,随着乌孙马曝光。

乌孙人知道,他们必须放弃白山了。

再坚持在白山脚下作战,等于坐以待毙,若不趁着匈奴人还没调整过来的机会,跳出包围圈,那么,一旦匈奴人开始改变策略,对乌孙人进行绞杀,进行收买分化,那么,乌孙就真的要灭国了。

“但,我们能去哪里?”中候昆盾问道。

茫茫大草原,向西,等于慢性死亡,向南,则是匈奴的重兵集群,向北,那是茫茫戈壁。

只有东方,才是唯一的出路。

但问题是,东方是匈奴人的大本营。

而且,当年东胡人也曾经走过同样的道路。

结果,不言而喻,那是一次死亡行军。

庞大的东胡帝国,在东迁路上,分崩离析。

“我们打回祖地!”昆莫猎骄靡站起来,用着极为坚定的语气说道:“向东方,朝胭脂山、祁连山、贺兰山出发,军臣定然想不到我们的举动,更何况,我们还有伊稚斜,可以请伊稚斜为我们提供向导和情报,引开路上的匈奴部族,自白山出发,一个月,我们就能回到昆邪故地,那里还有躲在山中的小月氏部族,我们可以与他们联合,我们还可以向南方的汉朝求援,借兵!”

此刻的猎骄靡,就如同一个赌徒一样,将他所有的筹码都压上了赌桌。

“可是……”大禄尼莫站起来,表示反对:“伊稚斜靠不住,事实上,儿子更担心,伊稚斜出卖我们!”

确实!

以草原民族的思想考虑,伊稚斜有着很大的概率出卖乌孙。

作为伊稚斜的朋友,尼莫太清楚伊稚斜的本性了。

他就是一匹饿狼,只要有好处的事情,他肯定会做。

就像之前,他帮着乌孙人,偷偷传递消息和情报,还通过各种渠道,将乌孙的战马,走私到汉朝,换回大量物资。

但伊稚斜这样做,只是想让军臣吃瘪。

他可从未想过,颠覆匈奴帝国。

在事实上,伊稚斜跟军臣是一样的人。

指望伊稚斜帮忙,岂非是羊入虎口?

甚至,尼莫很怀疑,那个无缘无故的死在乌孙国内的母阏氏使者,很有可能就是伊稚斜搞的鬼。

假如是这样的话,那么,伊稚斜肯定早就准备好了出卖乌孙,来获得他的利益。

有着母阏氏的支持和从前右贤王的遗老遗少们的力量,伊稚斜只要立下歼灭乌孙的功绩,或许恢复右贤王的地位不可能,但最起码,一个右谷蠡王甚至左谷蠡王是跑不了的。

“可是,除了伊稚斜,我们没有其他人能相信!”猎骄靡摇摇头道:“我们只能相信伊稚斜!”

“诚然,伊稚斜可能会出卖我们,但是……”猎骄靡的眼中闪过一丝狡猾的神色:“假如我们说,我们是想绕到军臣后面,取其首级呢?”

“我相信,伊稚斜肯定希望军臣死掉!”猎骄靡道:“他比所有人都更希望军臣去死!”

这确实是事实!

因为军臣目前只有一个四岁的儿子于单,一旦军臣死亡,那么,伊稚斜就是无可争辩的匈奴单于继承人。

“就这么定了,大禄,你去负责通知伊稚斜,就说,我们想绕到军臣后面,发动袭击,取军臣首级!”猎骄靡吩咐道:“昆盾,你去联络中候和右候,告诉他们,本昆莫将在伊列河与军臣决战,让他们带领部众,前往伊列河布防!”

毫无疑问,猎骄靡打算抛弃塞人跟月氏人了。

就像壁虎断尾,将塞人跟月氏人丢给匈奴人,自己则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