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秦朝贡献了什么(第2/2页)

秦朝对于中国大一统政治的另一个贡献,就是确立了官员的任免选拔体制。

自从商鞅废除了中国延续几百年的世卿世禄制之后,秦朝很快就有了系统的官员任免制度,并且形成法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官吏就必须通过国家正式委派后才能任职,如果没有任命而敢先行使职权,或者是受到私人派遣来任职,都将会依法治罪。甚至秦朝的有些法律规定的近乎苛刻,比如官员到异地为官的时候,不能带自己的随从,这是为了防止官员形成个人的势力,春秋时代那种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从此开始成为历史的名词了。

秦朝的官员选拔条件,当时主要包括三条。第一是必须要有一定财产,穷人不能当官,这一点,韩信就受害很深。第二是必须要认识字,懂得法律。第三就是年龄必须要在17岁以上,这是在秦朝当官的三条“硬标准”。而且,秦帝国也建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员考核制度,用来考核官员,这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又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创举。而一旦官员不称职或者考核不合格,就要被废官或者除官,这两种处罚的性质不一样,如果一个官员被废,意味着他将这辈子无缘做官,如果这个官员被除,也就说明他还是有希望再次做官的。当然,在官员的选拔体制上,秦帝国并不系统,官员的来源五花八门,这也是他们后来行政混乱,国家陷入内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我们看看西汉的历史,或许就不难发现秦帝国“大一统”的重要性。代秦朝而起的西汉,对于秦帝国的大一统政策,采取了大力吸收的做法,其主要官职和管理制度,都是在秦朝的基础上进行政策上的微调。虽然秦朝仅仅经过了二世就灭亡了,但是中国中央集权国家的地基,他们已经打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