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通州和谈(六)

皇后的心放了下来,顺势另外只腿也一并跪下,“柏俊之事,臣妾并无隐瞒,只是柏俊的妻子乌雅氏进园子苦苦哀求臣妾,臣妾也确实看在柏俊只是受了十六两的门包,罪不至死,所以才和皇上提了提。”肃顺真是可恼,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还拿出来,“臣妾请皇上责罚。”

“这本是无妨,今个肃顺进园子见朕说是外头议论纷纷,获罪的找承恩公府,托到皇后身上就万无一失,说像柏俊这样的官员都到了菜市口了,还能平安返还。”咸丰皇帝显得有些不爽,咳了几声,“更别说你结交的那些外臣了!朕知道李鸿章是一心保举的,这就罢了,怎么。”咸丰皇帝俯身看着杏贞,“曾国藩也和你有关联?”

杏贞身子巨震,脸上却是一点不露,“皇上这话,臣妾就是不明白了,臣妾除了代替皇上批折子之外,并无和曾国藩有其他往来,臣妾阿玛在安徽道台任上的时候,曾国藩丁忧回家奉旨办团练,送了一次粮草。臣妾素来知道结交外臣乃是大忌,岂能这样肆无忌惮和封疆大吏私相授受呢。”

“内务府来报,说往日里时不时有两江的信使来圆明园,却不是来报军机,都去了你哪里。”咸丰皇帝疑心稍解,嘴里却是还是继续质问。

“臣妾嗜辣,曾国藩也是钻营之人,时不时打发人送了湖南的辣酱而来,臣妾想着并不是什么贵重的物件儿,也就坦然收下了,既然皇上说起,臣妾以后就再也不敢要了。”

“罢了。”咸丰皇帝从白玉盒子里头挑了一些薄荷油出来醒脑,“这原本也是寻常事,六宫虽说是不得结交外臣,谁的父兄不在朝为官,就连杨庆喜的侄子不也是在天津当着县老爷?这不得结交,原本就是警醒的意思儿。收些土仪算什么,这不碍事。皇后这事你也不要怪肃顺,这是他内务府大臣的本分。”咸丰原本风轻云淡的话语停了下来,似乎在酝酿千钧雷霆,“朕今个更衣的时候听到有人说了一句。”咸丰皇帝脸色沉了下来,“说玉贵人的胎是因为有人在她日常用的东西里头下了麝香,话里头的意思隐隐指向皇后你,所以朕来问你,想听皇后你的解释!”

杏贞反而淡定起来,不卑不亢地直视咸丰,“皇上为何以为会是臣妾所为。”

“因为现在六宫之中,只有你皇后膝下有大阿哥,别的一个男丁都没生养起来,朕虽然不信,但是存了忧虑,总是想问皇后你到底有没有做。”咸丰今个似乎也是说了掏心窝子的话,“你先起来,就算是皇后的意思,也没什么大不了,朕瞧着大阿哥欢喜的很,玉贵人的子嗣没了也就罢了。”

杏贞却没有站起来,“臣妾向来的为人想必皇上是知道的,什么话都是直截了当的说,从来不对着皇上隐瞒半分,正如皇上所说,大阿哥乃是嫡子,又深得皇上喜爱,臣妾何必对一个小小贵人的子嗣动手动脚?皇上又不见得对玉贵人宠爱颇多!”咸丰皇帝点头,若有所思,“何况皇上如今春秋鼎盛,将来子嗣自然会越来越多,皇上如同乾隆爷一般开枝散叶,臣妾有多少胆子,敢对着龙裔动手脚?况且抚育后宫女子的子嗣,原本是臣妾这个嫡母的责任,若是臣妾存了这样的心思,臣妾岂能有资格配位中宫!”

“说起来臣妾也是有罪。”杏贞自顾自地说道,“德龄之前禀告过臣妾,说是将作司的一个小太监偷偷地在玉贵人的寝具里头加白麝香,德龄拷问了许久,都未曾问出什么,臣妾也是怕极了,马上就让德龄处置那小太监,若非皇上问起,臣妾还要把此事按下去。”

“这是为何?”

“这毕竟是有人想着谋害龙胎,从哪个小太监哪里问不出来什么,若是禀告皇上,第一个皇上就要忧心后宫,后宫也会骤起风波,人心惶恐反而容易滋生事端,如今只是委屈了玉贵人一个人,皇上多疼着她,那人敢朝着玉贵人出手,将来必然会朝着别人出手,臣妾冷眼瞧着,有了提防,自然就能抓个现行!”

咸丰惊恐了起来,“就怕是大阿哥也要仔细点!若是大阿哥出了半点闪失,那朕该怎么去见列祖列宗!”

“皇上请安心,大阿哥身子素来强健,整日里保姆嬷嬷不离身,臣妾自己怕照顾不过来,又托了贞妃妹妹平日里代为照看,想必是无大碍的。”

皇帝长舒一口气,“这就罢了,大阿哥无事就好,你处置的妥当,大张旗鼓的查怕是无用,怎么还不起来?皇后快快起来。”

杏贞苦笑地坐在地上,“臣妾的腿麻了,站不起来。”

“皇后成日养尊处优,也不用和刚入宫那样逢人就行礼,自然吃不消跪了。”咸丰含笑下了御座,亲自扶起了皇后,杏贞双腿一软,倚在皇帝的身上,咸丰皇帝把杏贞扶上了御座,两个人坐在一起,“朕也是白问几句,皇后你倒是急着说了这么多话。”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杏贞揉着膝盖慢慢说道,“所以臣妾宁愿把事儿都和皇上说了,免得皇上心里呀。”杏贞拿着水葱一样的指尖戳了戳咸丰皇帝的心窝处,“存了疑虑,这日后听到的闲话多了,疑虑也就多了,到时候和臣妾生分了,那臣妾可是哭到来不及了。”

咸丰拉住了杏贞的柔荑,调笑道:“这说的什么话,朕与你是夫妻,就算有些许疑虑,说开便是,再说了,朕与皇后你成日里都见面,不是说些体己话,就是说说朝政,还能生分到哪里去。”

杏贞还未来得及说什么,外头小声地响了杨庆喜的禀告声,“皇上,通州的急报。”

“拿进来。”杨庆喜进了正殿,一眼就看到了帝后并排坐在御座上,连忙低头不敢多看,呈上了通州来的急报,皇帝连忙打开一看,不由得喜上眉梢,“好好好,僧格林沁还算老军务!巴夏礼一干人等已经擒拿下了!”

通州大营。

几匹健马凌空踏起,从北边的官道,奔到了通州大营前头,为首的骑士一握马缰,止了奔势,朝着辕门口的清兵喝道:“速速禀告大帅,健锐营都统武云迪求见!”

“这些洋鬼子,本王是恨不得即刻剁掉祭旗,祭告那些在天津死的兄弟们,那些可是乌兰察布托出来的好小伙子!”僧格林沁一脸怒火,却又有些无奈,这时候正是中军官来问怎么处置扣押洋人,“可皇上的密旨里头说的是押送该夷进京,明典正刑。我这里头倒是不好动手脚了。”

“昨个新押进大营,原本是叫嚷了半个晚上,也不知道喊些什么,横竖都是鸟语,吉拉呱啦的,后来看守的人给了几个人每个人一鞭子,都老实了不少,昨个到今个滴水未进,馒头也没给,眼睛都饿的冒绿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