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神女无意(二)

“你的意思,让本座去争这个浙闽巡抚的位置?”

“历代以来,未有坐镇一地十数年而不动者,大人的时日虽长,可和曾督左督比较之,又算不得什么了,今年已经到了年关,越了新年,想必督抚就要有大动作,不可能如同平息叛乱之时,一直担任某职,到时候调任的时候就是大人的机会了,那时候,能不能去浙闽,就看大人的了。”

李鸿章捻须沉思,“这倒是要未雨绸缪起来了,也不是说必要去浙闽,只是若是调任,自然要去好的地方,若是去四川云贵或者陕甘,未免有些失意,自然要去好的地方,你说的极是,到底要准备起来。”李鸿章一挑眉毛,“去左宗棠的府上,这会子怕是旨意就要到了。虽然昔日他怪我在嘉兴与他争功,可我亲自去,想必他也不会给我脸子看。”

左宗棠并没有住在湖广会馆,而是住在南城的报国寺里面,到了山门,主持连忙迎了出来,引到禅房,左宗棠也已经在台阶上迎接,两人各分主宾坐下,小沙弥奉上了茶,正寒暄没几句,军机处发出来的旨意就到了,就算是李鸿章有所准备,听到这旨意未免也有些吓一大跳,“任钦差大臣,总管西征军务,任新疆总督,兼管陕甘两省军务,加理藩院尚书衔,统领西北诸藩。”这不仅是免了陕甘总督的职务,将新疆、甘肃、西安三省军政务统统交付给左宗棠,而且有了理藩院尚书的钦差大臣总督,更是对着那些藩属打杀随意,中枢下的决心实在是无比坚定,且拿出了天大的筹码,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将阿古柏消灭干净了。况且没说免去左宗棠浙闽总督的职务,这一关节,不得不体察深刻啊……李鸿章心里震惊,脸上却是露出了一副极为欢喜的表情,待到传旨的军机章京离开,李鸿章笑着拱手,“恭喜大人,贺喜大人,朝廷如此器重大人,大人此番前去必然是马到功成。”

左宗棠哈哈一笑,右手一让,请李鸿章坐下,“少荃说笑了,这倚重是倚重,可若是老哥哥我还拿不下阿古柏,这爬的高,跌的就重啊。”

“季高兄久在军旅,这知兵善兵自然不必说,况且火器火枪也颇为熟悉,这十二镇原本就是咱们几家凑起来的,季高兄不比僧王,只要一到,自然就心悦诚服,犹如臂指了。”李鸿章笑道,“小弟没有什么可以恭贺季高兄大喜的,只有将上海军械厂出产的火枪三千只,火炮二十门,尽数交给季高兄,以作季高兄升迁之贺礼。”

“如此多谢了。”左宗棠大喜,“我这去新疆别的倒是不怕,就怕这火枪火炮损耗太多,不宜补充,少荃兄弟如此厚礼,我倒是却之不恭,要笑纳啦。如今我去了新疆,浙闽总督的位置太后没说,可必然也要空出来了,老弟久在上海,原本就是邻居,我意保举少荃你为浙督,你意下如何?”

李鸿章连忙站起来,“大兄说的什么话,我这末学后进,承蒙太后青眼,简拔蓬草之中,担任上海巡抚已经是邀天之幸,那里还敢一跃成为浙闽总督,就是季高看重老弟我,我也是愧不敢当的。”

“哎,事在人为,圣旨虽然没有说要我卸任浙闽总督一职,可到底也不能这样兼任着,天南海北的,怎么兼顾得到?”左宗棠笑道,“老弟若是有意,不如直说,年后我出京必然还要朝见的,到时候老夫这个前任举荐你,想必太后和恭王也能卖几个面子给老夫。”

李鸿章还是谦虚不已,直说担当不上,左宗棠又再三劝说,“洋务之事,就连曾国藩在两江也不如我们这三省,如今我去位,若是交给别人,我必然是不放心,就怕搞砸了这大好前景,你是熟练洋务的,熟门熟路,上海地方小,浙闽两省之地够你施展才能的,你在上海已经够久了,接下来也要挪动一番。还有。”左宗棠推心置腹,“这南洋水师虽然未建立,可日后必然要建的,这南洋水师自然要放在浙闽才好,我已经在福州设立轮船制造厂,这未雨绸缪,循序渐进,慢慢做起来的事儿,我不在,就怕有些人弄坏了,思来想去,还是托付给你才是。”李鸿章还欲说什么,左宗棠一摆手,“别告诉我少荃老弟你不想要再建一只水师!”

等到李鸿章离去,后头屏风转了一个人出来,对着面带微笑的左宗棠说道,“大帅,你以为这李合肥想来浙闽吗?”

“他为什么不想来?”左宗棠淡淡得说道,“在上海不过是巡抚,到了浙闽就是总督!浙闽如今如何,谁不知道?就算上海再有钱,那弹丸之地,也施展不开。”左宗棠摊开了圣旨随意看了几眼,“再者,穆扬阿已经去位,上海他盘踞了如此多年,也是应该挪挪位子,让别人沾沾油水了。”

“上海巡抚升任浙闽总督,只怕是超擢,朝野会议论啊。”说话的是左宗棠的幕僚杨昌睿。

左宗棠笑嘻嘻得说道,“我只管举荐,那里管的上朝野议论,李合肥是太后的心腹,我这样举荐,最后不管成不成,太后都要承我的情,再者,你以为我刚才说的话,是假话不成?搞洋务,地方上就看着我们这几个地方,两江、浙闽、上海、天津!若是我这辛苦数年的基业都给官文那种老小子折腾,那还不如请李鸿章来做,李鸿章这人是有私心,也能干!”左宗棠尽显大度风范,“浙闽能够兴旺发达,他这点私心,谁也不会计较。”

“大帅实在是吾辈的楷模啊。”杨昌睿说道。

“这不过是搂草打兔子,福州船政的事儿,我也有了亲自料理的人选,如今看在我去这西北不毛之地的份上,想必不会有人反驳我,李鸿章去,如虎添翼,去不了,也不至于走了大褶子,我心里有数。”左宗棠笑眯眯地说道,“石泉。”石泉是杨昌睿的字,“你的文字是最好的,给我拟一道推荐福建巡抚并福州制船大臣的折子,再给我起草一个折子,这个可要好好写,用些心思。”

“是。”杨昌睿问道,“这折子要说什么?”

左宗棠眼中露出狡黠的神色,“本朝以来,督抚均在本地任职太久,最长者已经有十数年之久,如此以来,地方成为一言堂,朝廷政令难以下达,盘踞地方的督抚根深蒂固,且任人唯亲,日久下去,必然有圣祖朝三藩叛乱之祸,且如今诸多督抚之权柄,远远胜过当年的吴三桂,如此以来,三藩之乱又要重演,为国朝鼎盛之计,为保全忠臣之心,请朝廷调任在一职已久的督抚大人。”杨昌睿脸上原本是露出惊奇之色,随即了然,“轮换京官和地方督抚,以便地方熟悉朝中法度条令,朝中知晓地方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