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静极思动(二)(第2/2页)

曾国藩站了起来,袖着手开始踱步,“朝中自然是要稳妥为主,凡事稳则定,定则百业兴盛,若是连绵战事,于国无益。咱们都是平过长毛的,昔日江南膏腴之地,糟蹋成那样,咱们的军费都险些没有了着落,还是户部变着法儿拿了厘金出来,这才奏销数以万计的军费。如今,其实这两方出兵已经是很大胆的举措了,新疆和乌里雅苏台,或者说是黑龙江,和俄罗斯人小小的动动手,无伤大雅,毕竟是边境之地,算不得什么富庶的地方,加之人烟稀少,也不会有什么人丁减少的事儿出来。借着牧民被杀的由头,和俄罗斯人动动手,称称看,彼此的斤两多少,这样小范围的动作甚好。”

“只是过犹不及。”曾国藩仰着头,看着墙上的字画,“若大动干戈,不仅要引来外国非议,中外贸易也有所影响——宝鋆说新疆西去的货物比以前少了四成。还有这率师远征,为了什么?昔日平叛是为了版图完整,可和俄罗斯对垒,有什么实惠?如今我瞧着,倒是都便宜了那些藩属,当然,长远来看,若是让藩属们隔住了俄罗斯和中国的边境,有了缓冲,这笔账,算到这里,倒是不亏。”

“只是时人都只会算面子帐和钱粮帐,别的都不会算咯,宣战,那就是海一样的银子要使出去,户部收上来的银子就那么多,这里多了,别的地方就少了,别的事儿就会耽误掉,所以,老夫是不赞成宣战大动干戈的。”曾国藩坐了下来,对着荣禄说道,荣禄若有所思,“还有,宣战之后,如何处置?大军远征还是就是口水仗打打?怎么派兵?如何调动?主帅派谁?这些都要一一谋划好了才可以宣布,远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弄成的。”

“那皇上的意思?怕也要动手的吧?”

“是,皇上年轻气盛,怕是受不了俄罗斯的动作。”曾国藩稍皱眉,随即散开,“皇上勇武,这是国朝之幸,不似文宗皇帝。”

……

“俄罗斯人居然骚扰满洲龙兴之地。”李慈铭对着翁同龢说道,“这事不能善罢甘休,中枢要有大动作了,起码明面上不会委屈了,必然是要抗议,然后宣战的。”

“我以为莼客你也和徐大学士一般,让总理衙门出面交涉一番就罢了的。”

“非也,如今之世,有心人都瞧得清清楚楚。”李慈铭摇摇头,“英国人为何昔日长驱直入,让中国割地赔款?兵利船坚耳!西方又有君主云:‘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这些话虽然和圣人道德相违背,但也不是没道理的,若是中国强盛远胜英国,那兵临英国都城的就该是咱们了。若是武备不修,军事不强,总理衙门就算是和洋人们交涉说破天也是无用,再者,老大人瞧瞧如今的总理衙门,可还有半点孔孟之道?凡事总理衙门上下,无论谁见到洋人,腿脚都软了,心里胆怯,能办出什么漂亮的差事来?”李慈铭不屑一顾,“都是些酒囊饭袋!”

李慈铭名士风流做派一览无余,翁同龢只是含笑不说话,李慈铭继续说道,“这不管是外头如何,内里必然要加大力度了,这些俄罗斯人怎么会如此之蠢,去吉林闹事,如此一来,大约也没有人敢明面上干涉反对了,除非他愿意戴上不怕龙兴之地有失的帽子!”

“老大人,这可是咱们的机会啊。”李慈铭有些口干,喝了一口茶,对着翁同龢笑道。

“莼客这话从何说起?”

“朝中恭党势大,正人不彰,君子为之担忧。如今有了变数——起码咱们不会再吃亏的事儿了,成了是皇上的功劳,若是败了,自然有恭亲王这个皇上的亲叔和铁帽子亲王一力承担。”李慈铭眯着眼慢慢说道,“李中堂的性子,学生是知道的,从来对着洋人不假颜色,深恶痛绝,这点上和皇上是不约而同的,老大人您又是简在帝心的,所谓不当家不知油盐贵,那咱们,又不用咱们筹钱当差运粮草,跳起来请旨要大动干戈,有什么关系?”

“有理。”翁同龢赞许地说道,这时候苏拉来报,“明个下午要叫大起。”翁同龢让苏拉退下,对着李慈铭笑道,“那么,明天就按照莼客你的意思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