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倾国倾城(最终章)(第2/2页)

于是两国纠缠再三,李鸿章原本速战速决,在十月之前要完结此事,但是太后十分妥帖,下旨,“谈判一日不成,一日不举庆寿大典。”

于是李鸿章在日本挥洒如意,不用顾忌任何担心的事,日本不仅仅自己一个人,还有两镇官兵在,逼迫之下,最后在春帆楼,达成《中日马关条约》,议定:

一、日本赔偿中国军费二万亿两白银,分二十年支付。

二、日本永久割让北海道以及北方四岛给中国。大阪,长崎,京都设立租界,中国在日有领事裁判权。

三、废除日本海军。

四、日本天皇亲自来中国谢罪。

协议达成之后,伊藤博文切腹自杀。

废除朝鲜李熙国王之位,由世子李拓即位。

终于等到了这样的好时候!群臣静气凝神,垂着手在候着,不一会,鼓乐齐鸣,太监出来,甩着响鞭,啪啪啪,群臣一同进了太和殿。

“太后驾到!”

“皇上驾到!”

太后穿着一袭黑色的朝服,带着大拉翅从后殿转了出来,皇帝扶着太后,一脸的恭顺。

太后笑盈盈的在宝座上坐了下来,耳畔的东珠耳环熠熠生辉,“李鸿章等人到了?叫吧!”

“宣李鸿章!”

“宣李鸿章!”

“宣李鸿章!”

一叠声的传了下去,不一会,李鸿章就走了进来,身后跟着武云迪等一干功臣。

先是封赏,李鸿章终于如愿以偿,得封王爵,皇帝下旨,封李鸿章为“平东郡王”,封武云迪为“勇毅郡王”,其余功臣各自均有封赏。

“献礼!”

先上了一卷地图,是北海道的地图,皇帝命令为“瀛洲”,设立瀛洲省。

虽然只是割让了北海道,但绝不是空手而回的,李鸿章磕了头,“臣在日本取得中华国宝几件,特进献皇太后!”

“王羲之《丧乱贴》!”

“《潇湘卧游图》!”

“宋曜变天目茶碗!”

“唐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一样样的神物被献了上来,太后看了看,满意的点点头,“李中堂辛苦了。”

皇帝走下了丹陛,站在最当中,朝着皇太后跪了下来,“儿臣恭贺亲爸爸六旬大寿之喜!”

皇帝亲自歌颂太后:

“天佑圣母,锡之大年,

逢岁之阳,琪祥敦祥。

猗欤母仪,翼我儿皇。

其仁维何,如尧如汤。

蠲租发帑,以恤民劳。

其文维何,崇儒礼贤。

奎章藻耀,云汉在天。

其智维何,明烛万里。

中外一家,宫府一体。

其勇维何,抚恤军民。

南征北战,天下安养。

自普天而率土兮,

咸浃髓而沦肌。

茂矣美矣,荐嘉祉兮。

唐矣皇矣,纯嘏尔常。

大矣孝熙,儿皇之思。

以天下养,永奠此基。

累印若绶,扬拜稽首。

壤歌衢讴,逮及童叟。

章荷天衢,迄于期颐。

母皇万寿无疆,孝思共仰当阳!”

“皇太后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太后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太后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内外百官一齐山呼,声音轰隆,有震耳欲聋之意。

山呼之后停了下来,满殿安静无比,太后环视四周,嘴角慢慢的浮现出了笑容,笑容越来越大,忍不住就笑出了声,“哈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

笑声肆意狂放,大有不可控制之意,满殿都只剩下皇太后得意的笑声。皇帝身子一抖却也不敢说话,只是低着头和群臣一起跪着。

“好啊好啊!”太后笑的忍不住流出了眼泪,她用手绢抹了抹眼角,“太好了!”

旭日慢慢的升起,阳光照在皇太后雪白的脸上,她合上了眼,又猛地睁开,眼睛闪亮。

历史已经结束,传奇才刚刚开始。

(全书完)

曲终人不散——完本感言

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有,已经是晚上十点半了,想来想去,要写的东西真的太多了。

13年,在考试失败的情况下,打发时间,准备要写小说,但是主角是谁呢?那一日看到了《走向共和》,灵机一动,要不就写演技爆炸的吕中老师扮演的慈禧吧。

灵机一动经过了酝酿,还是决定写慈禧太后,这个女人要写,我就做好了被骂的准备,慈禧太后是谁?是近代史里头被人骂到臭头的老妖婆啊?你写这样的人,成绩一定很惨!

成绩当然很惨,差不多是苟延残喘,我从不认为我这本书居然可以写这么久,而且在这么差的成绩下写了这么久,这应该除了我自己有空闲的时间之外,最感谢的是大家的支持了。

有人帮着我普及海军知识,有人帮我去联系了编辑……许多许多的人,只有感谢,我自己的性格是很难坚持长时间做某一件事的,如果没有大家的鼓励,我是绝对坚持不了这么久的。

回到本书,我认为晚清能够改革的人里面,大概就是只有那么有数的几位了,慈禧太后没人写过,或者是还没有人写的好,所以我来吃螃蟹了。

结局匆忙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人生在世,不是每件事都可以顺遂自己的心意的,外在的影响太多了,能坚持这么久,我很满意了。

所以别怪我烂尾,但是这也是人生吧,比如曹大师的红楼梦,也是没有结尾,所以我下一本书,就是写红楼了,题目就叫做:

《红楼大官人》!

写的就是薛蟠的故事。希望喜欢我的人继续支持我吧,当然了,如果大家喜欢,这本书里面的人物可以以某种形式存续在新书《红楼大官人》之中。

曲终人不散,又在回首处。

接下去,新的旅途,我希望和你们一起走过。

谢谢,下一本书见。

明天发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