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汉化(第2/2页)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比如说青霉素,想要吗?有,请拿大洋来买吧。

而且价格还不便宜,因为要加上法国政府的抽头。

直到此时,很多人才想起外籍军团的好处,但为时已晚。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现在的兰芳,对于民国来说和其他的列强差不了太多,最多是因为同根同种,在交易内容上不加限制,不管是南方军政府还是北洋政府,想要什么都给,但都要拿钱来买。

其实秦致远到现在对于北洋政府和南方军政府已经是基本绝望了,看看他们的采购清单吧,几乎清一色的全部是枪支弹药,其他有关国计民生的东西几乎什么都不要。

秦致远曾经让唐新志试探性的表示想要给北洋政府援建一个化肥厂,但到最后谈来谈去,居然变成了一个军工厂,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早在十年前,随着氮肥的规模化生产技术被攻克,农业作物需要的氮、磷、钾等肥料已经全部具备规模化生产的可能性。

这对于农业绝对是个重大利好,因为在同样条件下,使用了肥料的土地会增收百分之三十。

这就等于是地还是那么多地,但种出来的庄稼可以多养活百分之三十的人口。

这从客观上也造成了自从第一世界大战之后,全世界的人口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没办法,在没用农业肥料之前,以前的农作物产量太少,养不活那么多人……

目前先别说使用化肥会造成的土地污染等负面作用,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然后再解决质量问题吧。

对于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土地的农作物产量显然更加重要。

但领秦致远无奈的是,北洋政府的统治者根本不想着农作物增收,而是想着弄到更多的武器,武装更多的军队,先扫平南方军政府,然后再发展国计民生。

令人感到可悲的是,南方军政府也是这么想!

不能说北洋政府和南方军政府发动战争都是为了一己之私,虽然客观看上去确实就是这样。

其实在外籍军团回国的时候,民国完全有可能走上另一条道路,但在阴错阳差之下,现在却成了这个局面,真是令人可悲可叹。

不知道那些曾经把外籍军团骂出天津的人,眼看民国落到这等地步是否会感到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