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东进序曲(七)(第2/2页)

正是这种种天差地别的知识差距,认识差距,林凤祥只知道他从韦泽这里看到的。或者说,他只知道韦泽让林凤祥看到的。可林凤祥却不可能知道韦泽的火枪队甚至能够在小雨天里依旧正常使用火枪来作战。如果林凤祥知道韦泽其实很认真的在考虑这种战斗的话,他会被吓得说不出话来吧。

而对于韦泽来说,在技术扩散上的担心,已经成了他非常不安的事情。韦泽到现在为止所展现的技术,欧洲都已经有了,并且应用在火器上。一旦洋鬼子们看到韦泽手里有这些技术,他们只怕就敢卖同等武器给满清政府,这可就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而且这年头即便是林凤祥这样的优秀人才,对韦泽来说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猪队友。一旦技术敢扩散到林凤祥那里,韦泽很担心要不了多久就能扩散到清军那里去。所以韦泽防备林凤祥的力度其实不亚于对清军的防备。

不过这样时候也快结束了,韦泽认为自己一旦攻下扬州附近的江北大营,就让林凤祥回来守扬州,那时候韦泽还可以继续回到淮河以南继续经营淮河防线。江南那边完全可以交给林凤祥他们处理。只要韦泽守住淮河,太平天国就有稳固的兵源与粮食产地。

这次韦泽在运河里头乘船的时候没有晕船,运河里头的水没什么波动固然是原因之一,清军的配合也是另外一个原因。

“总参谋长,前面有清军出没!”

“总参谋长,清军两千列阵。看情况,清军五百,还有一千五百是当地团练。”

“总参谋长,我军已经全歼清军。怎么处置俘虏?”

“总参谋长,清军已经都枪毙了。团练们一人给留了条裤衩,都已经放了。”

这样的报告几乎隔一天就有一次,打仗的时候韦泽也能下船在总参谋部指挥战斗,至少也是在那里等待消息。根据抓获的清军将领的供述,韦泽夺取了淮安之后,咸丰就下旨,淮安以南的各地清军都要组织部队,遇到太平军就要作战。这旨意中有着极为强硬的部分,说只要太平军经过的时候,当地清军没有与太平军作战。不管是什么原因,咸丰都会以临阵脱逃的罪名处决当地官员。

此时皇权还没到崩溃的地步,咸丰皇帝既然这么下令,地方上的官员哪怕是吓得尿了裤子,哪怕是吓得痛哭流涕,但是他们也得想办法装着自己执行了这道命令。至少他们得按照官场的规矩去糊弄咸丰皇帝。

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虽然孔子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屁话,但是这就是满清朝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