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规模的艰难(十九)(第2/2页)

阐述这个战争理由的时候,韦泽情绪饱满,态度坚定。因为这些理由是韦泽坚信毫无错误的理由,不仅仅是现在他敢如此坦荡的讲出来,哪怕是这些话一字不差的记述到历史书中,韦泽也坚信后世中国人同样能够接受韦泽的战争理由,接受韦泽的战争行动。

新中国见过后发动的数次战争,即便是战争过去了几十年后,绝大多数中国人依旧能够完全认同当时发动战争的理由,认同当时对战争的宣传,承认那些战争为新中国带来了和平。军人们肯接受这样的理由,肯为了这样的理念走上战场。韦泽希望自己能够延续这样的光辉历史,至少尽可能延续这样的光辉历史。

常委们明显被韦泽说服了,如果他们不久前对韦泽决定暂时饶过华侨,更多的出于下级对上级的服从。对于和英国人开战的理由,大伙却是理解后真心的认同了韦泽的理念,支持这样的战争选择。

“那么现在就开始封锁消息,从广州城大规模撤退么?”李玉昌的语气不是质疑,而是询问。

“除了让出广州城之外,其他地区一概不会退让。我们得让英国人先高兴一下,认为他们轻松的击垮了我们,把我们撵出了广州城。当他们的达成了战役目的之后,才会继续玩命的去追求战略目的。那时候,就是我们好好教训英国人,并且把和英国勾结的大烟贩子彻底铲除的时候!”韦泽叙述着自己的想法。

不过韦泽其实知道,不管那帮大烟贩子是否和英国人勾结,他们已经被写在了光复军所拟定的“与英国人勾结”的名单上。剩下的事情就会演变成,“勾结英国人”等于“卖国贼”。现代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必须肃清“卖国贼”。不管是“真卖国”或者“被卖国”,当敌我矛盾上升到军事冲突的时候,肉体消灭就成了必然。

韦泽之所以要尽快的创造出现代民族国家,因为有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人,对于“卖国贼”是没有丝毫同情的。这点,韦泽不用去思考,他本人就是一个明证。对于汉奸,韦泽从来没有同情。在杀汉奸方面他只会认为“杀得不够”。

光复都督府只需要向两广人民做出合理解释,这就够了。至于一部分大烟贩子是不是被冤枉了,韦泽可是一点都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