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经济边疆(十)(第2/3页)

英国法国俄国方面的人员欣然从命,而美国佬更加本色处置。他们提出收取一定费用,而且表示如果韦泽陛下肯出更多钱,他们可以从美国运来舞蹈老师提供专业服务。

得知美国佬的建议之后,英法俄国代表也开始提供了相应的要求。只要肯出钱,而且音乐教师们只在有大使馆和领事馆的中国大城市提供服务,那么欧洲各国不仅能够提供舞蹈教师,更能提供音乐教师。

在英、法、美、俄四国领事的联席会议上,韦泽冷笑道:“我说汉弗莱爵士,你别以为我不知道欧洲的音乐国度是奥地利,音乐之都是维也纳。你也别以为我不知道肖邦、莫扎特、贝多芬,意大利的小提琴音乐家帕格尼尼,还有德国的瓦格纳。这些我都知道,你弄来一群忽悠人的乐师,我可不认账。”

这话说完,四国领事都傻了眼。在他们的情报中,这种中国的皇帝本人从来没有到过外国,可这位中国皇帝说起外国的音乐家竟然是如此精通。帕格尼尼是意大利人,现在中国还没有意大利领事馆,更没有听说小提琴这种乐器在中国有什么影响力。而中国皇帝韦泽能够准确的说出帕格尼尼这个人的名字,籍贯,以及乐器专长。的确是有点骇人。

韦泽心说,我也是钢琴十级好不好。虽然距离演奏级别差很多,但是好歹21世纪的中国会谈个钢琴是普通的事情。

“陛下,您希望高水准的音乐团访问中国么?”汉弗莱爵士用前所未有的恭敬态度对韦泽说道。当年一鸦打完,英国逼迫满清接受英国的南京条约之后,欧洲曾经一度认为能够向中国疯狂销售他们的工业品。那时候甚至有一种可笑的说法,如果每个中国家庭买一架钢琴,那欧洲钢琴生产企业能挣到多少钱。

当然,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让欧洲的这种美梦化为泡影。与韦泽打了二鸦,英国损失很大。后来在满清那边找回了场子,却没有能够扩大英国对华出口。只有在这个能够与英国打的平分秋色的光复军这里,英国才终于发现中国的市场大门终于打开了,英国的商品终于找到了肯买的中国政治力量。所以英国方面当然希望能够在这方面占据更大的比例。哪怕是当二道贩子,只要能够帮着韦泽这位对欧洲音乐貌似有重大爱好的皇帝联络欧洲第一流的乐团,那未来的利益就绝不是小数目。

韦泽立刻消灭了汉弗莱爵士的妄想,“这就算了。我只是说,你们别指望以次充好。而且我也不需要什么顶级专家,我只需要能够教跳舞的人就行了。”

“我们的芭蕾舞团贵国需要么?”俄国领事立刻提出俄国的优势项目。

“那就算了。天鹅湖固然经典,可我们中国观众只怕欣赏不了。”韦泽笑道。

“天鹅湖?”俄国领事完全摸不着头脑。韦泽也懒得去说那么多,他把嘲讽的话给咽回肚子里头。

其实这是韦泽自己弄错了,天鹅湖原为柴科夫斯基于1875年-1876年间为莫斯科帝国歌剧院所作的芭蕾舞剧,于1877年2月20日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演,之后作曲家将原作改编成了在音乐会上演奏的《天鹅湖》组曲,组曲出版于1900年11月。天鹅湖是世界上最出名的芭蕾舞剧,也是所有古典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

在1863年,这著名的芭蕾舞距离诞生还早得很。韦泽以为俄国领事对艺术毫无研究,其实真正没研究的是韦泽而已。

俄国领事对艺术的研究水平或许有问题,但是他对外交礼仪的研究绝对是一流。即便是遭到了韦泽的鄙视,但是出于外交礼仪,俄国领事就认了。毕竟这不是有关国家事务的层面,在面对强国的时候,这等无关痛痒的小事上被鄙视,从来不是问题。

最后韦泽也觉得应该提供给中国更多音乐交流,所以他与英、法、俄三国达成了口头协议,同意欧洲一流音乐家以及乐团到中国访问以及讲学。新中华政府会出他们的来访费用。当然,这笔费用不能太高,韦泽真的对这帮音乐家能带来的变化没有信心。

谈完了这个之后,会议就散了。而英国领事汉弗莱又偷偷跑回来,“陛下,我已经得到了英国政府的授权,我们同意帮助你们建设铁路。”

“那就是说,音乐家的费用可以减免喽?”韦泽不带笑容的开着不是笑话的笑话。

这年头音乐家们日子其实不好过,他们只有三条路,要么被贵族器重,得到支持。只有能够在大剧院进行多次公演的人才能赚到大钱。要么就是成为音乐教师,靠给贵族和有钱人上音乐课才能得到比较体面的生活。最后一类,就是得在各个酒吧,餐馆之类的地方演奏,勉强混口饭吃。

汉弗莱爵士既然没有把韦泽当成音乐外行,自然也不敢糊弄韦泽。在英国上层,音乐业界从业者基本被视为贵族的玩物。汉弗莱爵士本想爽快的答应,不过眉头一转,计上心来。“陛下,如果您肯在中国开办一所皇家音乐学院的话,我想这些音乐家会更加满意。”

光复军开办了很多学校,这点汉弗莱爵士很清楚。多出一所音乐学院的话,那自然是好事。而且汉弗莱爵士心生一计,钢琴女教师在这个时代基本是欧洲搞外遇的主力军之一,和那帮贵族们闹出绯闻来,钢琴女教师比例很高。如果能够向皇帝韦泽提供优秀的女性钢琴教师,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即便是韦泽不好这口,能够让中国皇帝学习欧洲的钢琴,这无疑也是外交上的巨大胜利。对英国的影响力有着绝对正面的促进。

“音乐学院可以搞,工资不会很高。”韦泽倒是认同了汉弗莱爵士的看法。

“那么贵国准备修建的铁路公里数到底多长?”汉弗莱爵士立刻谈起了这个问题。如果能够真的谈成协议,他的爵位就能提高很多。英国本土的铁路就有上千英里,培养出好些铁路大亨,在几十倍于英国的中国搞起铁路建设,那又将是何等恢弘的局面。开创了这个买卖的汉弗莱爵士,加官晋爵不在话下。而且就此一举捞取巨大的经济利益更是没有问题。推销本国铁路,可是1862年英国官员们最希望的工作之一。

韦泽的指着地图,“从广州到武昌,我先要在这里建设一条铁路。”

京广线与陇海线是中国铁路最著名的两条,这两条铁路构建成了中国大十字铁路的主动脉。当然,韦泽的目标不止于此。美国最牛的时候有三十万公里铁路,这样密集的铁路网构架成了美国的基础。中国人口众多,铁路更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即便是西北,岭南等地地形与环境恶劣,但是中国精华地带上建设十万公里铁路根本不是问题。有了这样的铁路网,整个中国就能有可怕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