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吸血(八)(第2/2页)

思前享受,曾国藩大概理出了一个思路。光复军是希望清军能够与太平天国与捻军打到同归于尽,所以才会借用了洋鬼子的名头卖武器卖粮食给朝廷。在这几方流干自己血的时候,光复军就能轻松摘取最后的胜利果实。

可即便是想明白了又能如何呢?曾国藩很清楚,光复军未必在乎最后的敌人是谁。可最后的胜利者如果是太平天国或者捻军,大清必然灭亡。仔细想,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让朝廷做好退出关外的准备。但是这却是曾国藩根本没有资格插嘴的事情。

想来想去,曾国藩发现此时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如果这支满清的精锐能够消灭捻军,这还有机会。

“大帅,有公公传旨。”亲兵前来禀报。

曾国藩连忙迎接,前来的公公奉了慈安太后的旨意,宣曾国藩觐见。曾国藩跟着太监进了皇城,慈安接见了曾国藩之后,从容地说道:“曾国藩,最近几个月可是为难你了。”

太后的话说道了曾国藩心里,感受到了太后的关怀,曾国藩跪倒叩谢太后。眼泪忍不住流了出来。

“曾国藩,朝廷命你做河南巡抚,你即日上任吧。”慈安命道。

曾国藩心中大喜,他在京城里头根本得不到施展拳脚的机会,能够当上河南巡抚,湘军就能与捻军决一死战。有了这样效忠朝廷的机会,曾国藩觉得心怀大畅。重重的叩头,曾国藩斩钉截铁地说道:“请太后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消灭河南的捻匪。”

慈安问道:“离京之前,却不知道你可有什么建议?”

曾国藩心里面十分为难,可慈安太后已经表现出了相当的洞察力,如果不是对曾国藩十分信任,而且看出了曾国藩面对的局面,她是不会让曾国藩当河南巡抚的。想到这里,曾国藩再也顾不上自己的宠辱,他颤声说道:“太后,此时局面危急。还请朝廷做迁都的准备。若是臣能不负朝廷所托,在河南肃清捻匪,那天下还能稳定。若是臣无能,最终死在捻匪手中,关外的盛京也是能做京城的。”

慈安沉默了,她出身官宦人家,自幼就见识过她爹处理政务,对于官场上的这套很是熟悉。所以能让曾国藩说出这等完全不该在官场上说的话,就足以证明局面危急到了何等地步。可这话曾国藩可以不顾生死的说出来,但是慈安却根本不能接腔。若是慈安敢有任何回应,朝廷内立刻就是一番大动荡。

想到这里,慈安说道:“曾国藩,你办事用心,对朝廷也是极为忠诚的。让你去河南做巡抚,朝廷就是信得过你能剿灭捻匪。你好好做,不要让朝廷失望!”

听到这话,曾国藩只能重重叩头,“请太后放心,臣粉身碎骨也会剿灭捻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