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吸血(十三)(第2/2页)

“云贵等地适合种植辣椒,花椒,还有橡胶。那地方除了尽可能开辟梯田之外,要帮着地方上的百姓过生活。我听说小龙虾在江苏的滩涂地上已经开始肆虐了,麻辣口味的小龙虾在城市应该是有市场的。”韦泽这个吃货看完了两季《舌尖上的中国》,自然忍不住卖弄起来。

看着大家惊愕的表情,韦泽笑道:“咱们都挨过饿,别看就那几口肉,到了荒年就是一条命!”

这话是一点不错的,半斤虾肉下肚,就能撑一天不饿死。但是韦泽突然用这样的方式讲话,大家实在是不习惯。

韦泽当然不是想表现自己这个吃货的眼界,他抛出了接下来的要点,“我知道大家不习惯,为什么不习惯我也知道。因为供应是讲过程的,能够抓到小龙虾,可不等于就能把这些虾给运到城市里面来。我们不北上可不等于就这么闲着,除了兴修水利之外,我们要加强道路的修建。铁路和公路不仅是未来三年的重点,甚至是未来三十年的重点。铁路与公路连接起来的就是各个城市。这些城市就是我们光复党最重要的基础。在这个工业化的时代,城市,以及城市的工业才是国家真正的核心。”

这些理念非常超前,大家听的一头雾水。但是韦泽这么讲了,大家也就知道未来就得这么干。所以每个人都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起来。左宗棠更是听的认真,记得仔细。他已经逐渐看到,光复军每战必胜固然是军队的功劳,但是在军队背后有着大量的工厂,矿山。这些才是光复党真正的力量所在。

左宗棠相信,想来洋鬼子的国家也有这样大量的工业,所以他们才能越过万里之遥,打到中国门口来。光复军展现出不亚于洋鬼子的军事力量,靠的就是这些工业。

等韦泽大概讲完了城市建设以及物资供应问题之后,韦昌荣开口了,“都督,就咱们在广州的经历,别看那些摆夜市摊的小商贩,不少人比咱们挣得都多。这该怎么办?”

问题十分尖锐,但是却铿锵有力,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这个给吸引过来。这是韦泽与韦昌荣串通好的内容,韦泽笑道:“这很容易啊,咱们开国营的饭店么。这时候咱们就得谈谈所谓投资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