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帝国主义范儿(一)(第2/2页)

装甲问题只是其中之一,海军军舰问题堆积如山。广州与上海的造船厂里面天天都在维修海军的军舰。有些军舰一年能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维修。所以海军非常希望能够用装甲来弥补其他问题,哪怕是战斗中遇到问题,失去动力的军舰至少也能成为海上不沉的堡垒,持续发挥战斗力。

作为舰队副司令的刘沙也在琉球努力建设维修厂,做着这样比较不够乐观的准备。接到了日本舰队靠近的消息,刘沙提出了一个更加负面的建议。“把琉球王带上船,陛下让这厮去南京,这厮推三阻四。让他看看我们是怎么解决日本海军的,这家伙才能知道我们的厉害!”

政委们虽然觉得这么做未免有点太强硬,但是大家也觉得这未免不是一个办法。新舰队政委采取了比较柔和的角度,“带上琉球王的儿子就行,没必要搞的跟抢男霸女一样。”

这话引发了一阵哄笑,光复军海军现在是24小时执勤兼训练。刘沙作为分舰队司令,乘坐着快艇赶去乘上了在港口附近集结起来的军舰。四艘3100吨的军舰在此时正在巡逻,所以他们组成的第一分舰队立刻出发,向着警报的讯号所指的方向而去。

蒸汽机因为加工精度以及材料问题,在这时代属于不可靠的玩意。大部分军舰还是有风帆动力,只是风帆与蒸汽动力同开,烟囱冒充的高温烟雾对帆的寿命有很大影响。刘沙此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反正后勤船队刚到琉球,此时的仓库里头堆积了很多可以替换的帆布。用坏几个帆根本不算事。

与这点损失相比,早点与敌人接战的重要性无与伦比。抓住敌人的舰队,是海战中的关键。千日做贼易,千日防贼难。一棍子把贼寇打死,大家的压力可就大大降低。

刘沙的运气不错,光复军可以为了一场海战烧掉一幅甚至两幅帆,萨摩藩的海军可没有这么财大气粗。所以三个小时后,四艘军舰组成的舰队远远的就看到了日本海军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