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经济危机(十七)(第2/2页)

既然中国不可能退让,英国大概就只能玩硬的了。可是来硬的说着轻松,干起来可一点都不轻松。在经济危机的当下,谁来出军费?

以保卫俄国为理由来出军费?这玩笑未免开的太没边了。议员们当然不愿意,而且议员很清楚,俄国人可不会向英国人支付一个便士。就现在看,指望中国割地赔款并不现实。得不到割地赔款,英国也就失去了从战争中捞一笔的可能。剩下能够考虑的利益就是通过打击中国,给中国一次教训。

中国的崛起速度太快,让中国这么肆无忌惮的发展下去,再过几年只怕英国教训中国的代价就会变得更大。

“就我们所知,中国现在拥有的铁甲舰数量在30艘左右,其中6000吨级别的铁甲舰有6艘……”主张强硬态度的议员开始介绍起中国的海军实力。

不少议员听了之后脸上都露出了轻蔑的表情,英国1870-1871年度海军军费为9013000磅,海军舰船总吨位为633000吨。中国这么一支小舰队在亚洲折腾的很凶,与英国皇家海军一比,不过是毛毛雨而已。皇家海军分分钟钟都能把中国海军送进海底。陆地上扼制中国固然有难度,海上却完全没有问题。特别是不久前的那次讨论,大英帝国议员们也知之甚详。能够解决经济危机的手段在这时代是各国政府都极力追求的目标。即便是大英帝国暂时无法实现,也没有理由让中国人从容的实现。

有议员干脆坦率的煽动道:“打击中国人的海军力量,为大英帝国争取到时间,等我们调整了国内问题,就可以进一步的让中国知道他们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

经过投票,对中国进行海上打击的议案竟然没有得到足够的票数。

主战派的议员们对反对议员的选择万分不解,反对的议员们也坦率的表达了意见,“如果只是海上的攻击,那就意味着我们要长期封锁中国的沿海,中国人多久才会屈服呢?三年?五年?十年?我们除了不断消耗我们的力量之外,又能得到什么?不过是中断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而已。现在看,中国的发展并不依靠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我们的目的不是要阻止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而是要确立我们在西太平洋的主导地位。这场战争未必能达成目的。”

英国在精英治国方面搞的不错,至少议会内部还挺民主。围绕着这个问题的争论进行了一个多月,其间经过三次投票,最终英国议会以微弱优势通过了新的议案。新议案中,英国封锁马六甲海峡等通向印度洋的重要航道,不允许中国船只经过。强化与日本的关系,尽可能先拿下虾夷共和国。如果中国稍有反抗,英国就歼灭中国海军,炮击中国沿海城市。

战争终于准备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