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外交推动(二)(第2/2页)

意向书怎么签都不用害怕,阿赫迈特·米德哈特帕夏和中国就军备、工厂、铁路、粮食等产品上有了诸多协议。归根结底一句话,只要奥斯曼帝国有足够的铬铁矿卖给中国,中国可以卖差不多所有奥斯曼帝国需要的产品。

不用付钱!所有的意向书中都提及了这点。阿赫迈特·米德哈特帕夏对此已经极为满意,这世界上的强国所做的都是“要钱!要钱!要钱!”这些意向书甚至不用真正执行,光拿出去就能与欧洲各国讨价还价,让他们与奥斯曼帝国做生意的时候老实不少。阿赫迈特·米德哈特帕夏是这么认为的。

当然,中国与俄国之间的冲突问题却不是奥斯曼帝国能够左右的,中国外交部长李新在这个问题上坦率的告诉阿赫迈特·米德哈特帕夏,“中国的任何行动都是以中国的国家利益为核心,与俄国之间的战争或者和平的出发点也都是基于这点。”

阿赫迈特·米德哈特帕夏完全能理解这种说法,他很羡慕这位年轻的外长能够用如此明晰的话来谈这个问题。在充满“东方风情”的奥斯曼帝国,任何利益都是以执政者与权力者的个人利益为核心。大家也未必是真的完全不考虑奥斯曼帝国的整体利益,但是奥斯曼帝国的整体利益大概在那些家伙眼中排第三位。排名第一位的自然是权力者自己的利益,第二位的则是权力者归属的派系利益。只有满足了这两条之后,才能轮到单纯的奥斯曼帝国的整体利益。当奥斯曼帝国的利益与前两者起冲突的时候,大部分时候退让的一方就是奥斯曼帝国的整体利益。

正当阿赫迈特·米德哈特帕夏准备离开中国,带着大量意向书返回奥斯曼的时候,中国与俄国签署土地购买以及和平条约的消息在报纸上公布了。阿赫迈特·米德哈特帕夏看完之后的第一感觉是,“俄国人又有钱打仗了!”

100吨黄金足以发动一场规模庞大的战争,当俄国人准备发动战争的时候,第一首选大概就是奥斯曼帝国。正准备心急火燎的去找中国外长确定此事,阿赫迈特·米德哈特帕夏却又停住了脚步。去谈了又能如此,阿赫迈特·米德哈特帕夏已经能够想象到那位年轻的中国外长用从容不迫的语气说道:“中国的任何行动都是以中国的国家利益为核心,与俄国之间的战争或者和平的出发点也都是基于这点。”

看得出这位年轻的中国外长有很大的外交权力,但是这位年轻的中国外长却不可能因为他是外长而拥有了超出职务之外的权力。有了如此明确的标准之后,再去找这位中国外长还有何意义?指望他能够一个人改变中国对国家利益的定义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