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分赃会(五)(第2/2页)

不仅仅是奥匈帝国,葡萄牙,丹麦等与中国素来没什么特别联系的国家此时也凑上来和中国拉关系。这几个国家既然与中国没有直接的利益纠葛,他们的谈话自然直率很多。这几个国家的问题很一致,中国为何要给英国那么多黄金。

李新总不好意思说,英国是个大国,中国虽然也是大国,可战争的消耗对中国来说同样沉重。如果在北美和英国陷入一场持久的拉锯战,中国国内对待北美的看法也会发生变化。韦泽陛下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信用度,给钱还是来一次漫长的消耗,做出给钱的选择对于韦泽来说更容易。

而且李新还发现了一件事,欧洲国家对英国的看法其实非常消极。这些国家都相信英国有了这么一笔巨款之后会选择猛烈扩军,然后入侵这些国家。

理论上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过现实中英国人真的想这么做的话,那首要敌人就是德国。现在的德国还在拼命的维持三皇同盟,英国入侵德国意味着英国要和法国达成妥协,英法两国联手对付三皇同盟。

李新认为对中国最不利的情况是整个欧洲联合起来与中国作战,说句很种族主义的话,中国人觉得所有白人都长得一样,所有黑人也长得一个模样。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维引导下,中国认为白人世界的团结非常容易。长期以来,中国也是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准备着战争。虽然奥斯曼帝国自认为是欧洲国家,不过欧洲与中国都不这么认为,所以中国反倒觉得奥斯曼帝国属于可以利用的对象。

与洋鬼子了解的越多,李新也不得不有了新的认知,洋鬼子在对付中国的立场上未必能够达成一致。没和中国发生冲突的奥匈帝国、葡萄牙、丹麦,他们最担心的不是中国,而是英国。甚至和中国有过冲突,并且深切感受到中国威胁的俄国,都认为当下的最大敌人是英国。

英国在欧洲的人缘之差,李新有了比较全新的认识。李新也对韦泽的判断生出了些新看法,给了英国人一大笔钱,看上去英国人赚大了,可实际上英国佬却更加孤立起来。难道韦泽早就考虑到这种可能,但是没能给大家讲明白不成?李新觉得这是有可能的。既然这次会议还要继续开下去,李新决定在此次会议上好好的和各国的代表们沟通一下,这的确是一次很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