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你要掀桌子么?(十二)(第2/3页)

“的确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李鸿章并没有因为刘步凡的不爽而鼻孔朝天各走一边,他倒是挺真诚地说道,“搞这个期货,不仅可以用可靠的标准来购买外国货,也能够把中国的产品卖到外国去。湖南产茶,其实茶叶买卖在外国可是很不小的买卖。”

刘步凡当然知道茶叶买卖是个很不小的买卖。中国的茶叶大量出口,湖南作为茶乡,好不容易趁着国有企业撤出的机会从部委手里把茶叶的生产夺到湖南地方手里。但是整体经营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好。部委并没有完全放弃茶叶行业,从英国人手里夺取的藏南地区和锡兰都盛产茶叶,还是很符合英国人口味的茶叶。湖南茶叶作为湖南的税收大头,被湖南省“即以厚望”,价格上降不下来,品牌上也有问题,导致了湖南茶叶的陷入了新的困境。

不过李鸿章既然肯表示合作,刘步凡也不能完全冷面对待。他有些敷衍地说道:“能合作就好。”

见刘步凡这种敷衍的态度,李鸿章连忙解释道:“刘书记,你喝自来水多少年了?十五年,二十年?”

这个奇怪的问题让刘步凡觉得有些受到侮辱的感觉,喝自来水的自然是城里人。现在连比较大的乡镇都开始有自来水公司,他没好气地答道:“怎么?李局长觉得我是乡下人不成?”

李鸿章连连摇头,“在高丽和日本,茶叶的很大用途可不是来品的。我也见过高丽人喝茶,那些高丽国的上等人也喜欢珍稀的茶叶,湖南茶在他们眼中虽然不错,却不够珍稀。”

看着刘步凡那股气恼的劲头,李鸿章加快了自己的讲述的进度,“在高丽和日本,自来水却是稀罕物。他们自己打的水烧开之后难免有异味,若是煮茶来喝的话,茶叶的味道能够很有效的遮蔽异味。如果湖南能够拿出让日本和高丽底层能够买得起的茶叶,还在这方面能够有很好的效果,那我相信这等茶叶定然可以大卖。”

没想到李鸿章居然要教自己做生意,刘步凡更是不爽。酒香不怕巷子深,堂堂茶乡的茶叶卖不上价钱的话,岂不是太没面子了。刘步凡对这李鸿章的建议非常不爽。不过他转念一想,却也觉得这话未必没有道理。中央当年搞茶叶买卖的时候,对外销售的茶叶价格一路走低,而且卖的非常好的一款就是非常廉价的安化黑茶。

然而湖南省夺取了茶叶管理权之后,为了能够多收税,各色茶叶的价格是慢慢涨价的。最初几年的的确让湖南税收大增,可现在安徽、福建、云贵的茶叶疯狂冲击市场,让湖南的茶叶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湖南的财政收入随之快速下跌。现在听李鸿章提出了如此细节化的事情,刘步凡哪里肯多想。只要能让湖南茶叶销售恢复前几年的水平,这点对外销售的钱算个毛呢。

“我这边有消息的话,就会和你联系。”刘步凡下了逐客令。

李鸿章并没有气馁,他老师曾国藩曾经以“屡败屡战”一句话就得到了咸丰皇帝的认同,李鸿章虽然没有他老师这等气魄,却也有学习他老师的勇气。此时得到了韦泽的某种认同,李鸿章深知自己要做的不再是“不犯错”,而是要“能办事”。有关茶叶的问题是王士珍提出来的,但是李鸿章也就是在会议上提了一个大家共有的问题,如何通过期货市场把中国货卖到高丽去。一个多月后,王士珍就拿出了一个调查报告,认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东西中,柴、油和茶大有可为。中国可以用高丽人能接受的价格在这个国家销售这些产品。

报告看着有些异想天开,实际上却有很好的数据支持。用茶叶提高饮用水的质量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思路。袁慰亭有着另外的表现,王士珍在调查中发现茶叶大量销售的可行性,袁慰亭在参与调查的时候挖出了几条蛀虫。茶叶是“高丽铁路与电报公司”中一众受欢迎的供应品之一,每天水房都有茶叶水供应,工作人员都喜欢用保温壶拎上一壶。后勤处的家伙就用多申请,少冲泡的办法剩下茶叶,然后利用火车的便利,以高丽人能够接受的价格在各个车站销售。

大刀阔斧的在这个供应品漏洞上做了改革,这是袁慰亭的功劳和气魄。这些破事又给了王士珍的调查以足够的数据支持。高丽人不是不想用,只是用不起。当他们用得起的时候,这些人是肯掏钱的。

既然湖南省看不上,李鸿章就跑去找安徽省。安徽省也产茶,品质虽然没有湖南的好,却也有效的降低了安徽省对自己茶叶的心理价格。即便如此,听了李鸿章提出的价格之后,安徽省省长和副省长都是眉头紧皱。

副省长张海洋也管茶业生产,他苦着脸说道:“李局长,你这个价格也太低了。”

李鸿章笑道:“价格低,你们有的赚么?”

“就赚那仨核桃俩枣的,也能叫赚么?说出去丢人。”张海洋连连摇头。

“高丽人穷成那样,价钱高他们买不起啊。”李鸿章尽力说服。

可安徽省对此的反应是连连摇头,“价钱太低,就这价钱我在国内卖了。别说这价钱,就是再高一倍,我在国内销路都能卖的比这个多。这价钱是越卖挣得越少,这没法干。”

不仅是安徽,福建、云贵几省的代表都是这么一个态度。在李鸿章开始考虑是不是在高丽想办法开辟茶厂的时候,河南省省委书记李世雄找上了李鸿章。

“李局长,听说你在收购茶叶?”李世雄问道。

“价钱很低。”李鸿章和这帮省级干部沟通许久,已经没了信心。他上来就把最困难的部分给拿了出来,省的满怀希望的谈了许久,最后还是以不欢而散收场。

“什么价钱?”李世雄问。

听了李鸿章把价钱告知之后,李世雄也皱起了眉头,就在李鸿章认为事情已经没戏的时候,却听李世雄语气艰难地问道:“你能买多少?”

一丝希望回到了李鸿章的心中,他就把期货市场的营运给李世雄讲了一番。解释了好一阵,李世雄才疑惑地说道:“这怎么听着和卖青苗一样呢?”

李鸿章的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他语气听起来都有些夸张,“这肯定不一样,买青苗那是没办法了,种出来之后不得不卖。现在是你还没种之前有个规划,例如一斤算是一份,一千斤算是一张,你拿出去卖这个契约。这时候要买的人可以买一张,也可以买十张,也可以买半张,甚至根据规定买更少的。先给抵押金。等到了交割日的时候,把所有钱给付清。如果他们违约,那么这个抵押金就扣下来,除了我们营运商的这个经营费之外,剩下的就赔给你们。当然了,如果你们这边违约,也有相应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