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发酵(四)(第2/2页)

想是很容易想出美好未来的,实际执行起来之后完全不是那回事。和汉人亲近的当地土人不用费太大力气就下山了,和汉人不亲近的土人对此兴趣有限。更糟糕的事情是土人对政府邀请他们下山的理解和政府的本意大相径庭。土人觉得汉人政府把这些地送给他们了。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这种想法不需要有什么高深的文明程度就能产生。后来出现很多土人拦路设卡或者抢掠过往人等的事情。广西地方民风彪悍,加上冥顽不灵的土人数量毕竟非常有限。政府下了重手,派遣重兵上山抓捕。把人都抓到之后,烧了他们的山寨,毁了他们的糟糕的田地,强行把这帮人压倒山下的平地居住。逼着他们学习新的生产技术,学习新的语言,学习新的生活方式。

本来好端端的事情,硬是搞到土人觉得自己遭到巨大痛苦,而试图提升土人生活水平的政府也觉得很痛苦。整个行动中死了这么多人,产生了这么多无辜受害者。大家觉得自己比窦娥都冤。

后来云贵地区就吸收了广西的失败教训,他们只是在土人缺粮的时候送些粮食给他们。愿意主动追随政府的,政府自然欢迎,给政策给出路。不愿意追随政府的,只要别犯事,政府也不搭理他们。当然,对于土人敢出来拦路抢劫的,那是一定要抓到枪毙,绝不宽赦。在这等恩威并施之下,土人倒是对政府满是感激啦。

如果从彻底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讲,把人民都变成工业社会的一员无疑是治标治本。如果从现实和成本来看,通过漫长的时间让这帮人能够自由选择的成本无疑是最低的。作为官僚集团的顶端,到底是要政绩,还是要省钱。他们各持立场无法统一。

本着向只为提供给官僚权力的人负责的最基本原则,汪海洋把一份报告递交到韦泽办公桌上。里面是两方完整的讨论结果。官僚们并不喜欢在没有必要的时候把事情做绝。既然不清楚韦泽的态度,大家就各持己见,等着都督做出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