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发酵(八)(第2/2页)

这道理很容易理解,可汪海洋总是感觉李新的态度里面有一丝糊弄人的意思。政治哪里有这么简单,一群热血上头的布尔人仰天长啸,然后憨直的拿起武器冲向强大的英国军队?如果在书里面这么写倒是可以,实际上从来不可能存在如此简单的国家。既然已经坐到了总理的位置上,汪海洋问道:“老李,你这说的不清不楚的,我觉得不对头。”

李新倒也不隐瞒,他哈哈一笑,“我可以给你五千页有索引的资料,可以派人给你讲两天有关德兰士瓦共和国与英国的冲突课程。这对我们外交部没什么,你有时间么?”

听了这个工作量,汪海洋当时就打了退堂鼓,“能不能缩减成十分之一的内容?”

李新笑了笑,“我可以用三句话告诉你。德兰士瓦共和国想摆脱英国的控制独占兰德金矿的利益。德兰士瓦共和国认为他们很能打,希望驱逐英国在南非的影响,建立起布尔人的大国。英国想保持他们的利益并且吞并德兰士瓦共和国。我们自然希望利用这个矛盾,成为德兰士瓦共和国金矿的最大买主以及德兰士瓦共和国的最大供应商。”

这么一讲,汪海洋就明白了矛盾所在,也明白了自己对此矛盾其实没有插手空间。民朝总理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关注一个小国。即便这个小国盛产金矿,是民朝金矿的重大来源,它的重要性也排不上民朝的要务。此类工作自然是由专业部门来专门完成。而且从制度上讲,如果德兰士瓦共和国出现了巨大的变动,外交部自然会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汪海洋到时候发言也来得及。

把此事抛在脑后,汪海洋继续完成他的工作。可半个月后,有关德兰士瓦共和国的消息就传来了。政治局例行通报会议上,外交部长李新看着写着通报内容的笔记本念道:“德兰士瓦政府宣布定居在约翰内斯堡的外国侨民要缴纳全额的赋税,但不得享受参加总统和立法会选举的权利,除非在德兰士瓦住满14年并归化国籍。此外,所有的外侨都不能担任政府公职,其子女不能上政府资助的学校。”

念完之后,李新抬起头对一众委员继续说道:“这一法律遭到了英国的抗议。”

没等汪海洋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军委的代表眼睛一亮,韦泽脸上露出了一丝嘲讽的笑容。南部非洲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