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发酵(十七)(第2/2页)

这个问题继续说下去就很麻烦,孙明理把话题转回了韦泽都督提出的“农村带头人”方面。“老朱,你觉得这件事能推行下去么?”

朱长山盯着孙明理看了片刻,他其实有些怀疑孙明理是不是也想从这里头捞什么政治好处。不过从表情上看却看不出什么来,这毕竟不是审犯人,可以采用很多技术性手段。最后朱长山选择了很常规的回答,“推行下去肯定没问题,都督说的清楚,到底把这个当成政绩来干,还是当成工作来干,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可就大了。若是干的目的是求政绩,非得把五年十年的工作用三年干完,不出事才怪。都督看问题又看得这么透,想献宝一样把成绩献上去,我不觉得能糊弄都督。”

“我也这么觉得。”孙明理边点头边答道。他的确很本能的有种想顺杆爬的冲动,可韦泽都督对官场的熟知程度又让他感觉到了畏惧。种种野心以及对未来的不安搅和在一起,让孙明理感觉无所适从。

不过孙明理很快就从这种患得患失的局面中挣脱出来,他早就不是少年人啦。有些事情想办好不易,想办糟太容易了。若不是韦泽都督提出农村带头人的建议,就根本不用指望山西自己搞出这种东西。即便是韦泽都督提出这个建议,山西能否执行下去也是问题。这无关好坏善恶,正如都督所说,即便是办好了也没办法成为政绩。想干出成绩,反倒是他和朱长山合作的大院拆分计划是正路。

此时朱长山的夫人做好了饭菜喊两人吃饭,朱长山与孙明理也不再提这个陷阱重重的事情。他们边吃边谈,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大院拆分的工作上。和明白人合作是非常令人舒爽的事情,更不用说干的还是正经事,能够给众多基层人员创造更舒适生活的好事。

韦秀山和此时的山西省委干部一样都没闲着,韦泽提出的计划在别人看来困难重重,对韦秀山来说却如同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省长亲自抓此事,还是都督提出的计划,这足以让韦秀山通过这个项目把自己的权力深深扎入山西。

与韦秀山一样,司马平也拿出了一个山西煤矿的整合计划。这个计划几乎耗尽了司马平的精力,工作带来的巨大负面作用使得司马平不得不每天骂几次儿子司马继才能做到疏解精神上压力的效果。

骂归骂,司马平也觉得经过这么久之后,他终于可以准备安排停职的儿子出来工作。只要都督认同了这个方案,甚至不用都督立刻认同,只要这个方案在山西得以通过,司马继就可以加入新的工作组,摆脱当家里蹲的现状。

司马平回家之后却没见到儿子司马继,他此时心情不错,也没有问。到了晚上10点多,把方案再审核一遍之后,司马平准备去睡觉。然而一阵敲门声响起,司马平不知道这大半夜的谁来找他。听到他老婆一面问以前去开门,司马平也不太想动。

不到一分钟,书房的门开了。门口出现的是中央警卫团的人,为首的竟然是随行的警卫团副团长。副团长的脸上冷若寒霜,不等司马平开口,他唰的展开一张公文,语气严厉地说道:“司马平,你跟我们走一趟。”

书记和同志的称呼统统没有,警卫团副团长对司马平直呼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