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劳动力的利用方式(四)(第2/2页)

“去北美当工头?那还不如去北美的农场。现在中央非常鼓励大家去北美,那里地多人少,赚钱岂不是更快?”李新不太理解老兄弟的真正意思,他就打起了马虎眼。

庞聪聪低头喝茶,不置一词。伍元甲也和自己老婆站在同一阵线,也是一言不发。李维斯则是慢悠悠地说道:“现在大家都知道北美大有前途,不过只是去种地,有些老兄弟们看不上。大家去北美,总得混个出身吧。不少老兄弟家的孩子学习也就那样,现在公务员招人一年比一年严,在亚洲这边当官也不容易啊。”

这话说的如此明白,李新登时生出一种自投罗网的感觉。他们这些老兄弟都是赶上了改天换地的大变动,这才一飞冲天。若是满清继续当政,在座的所有人大概都只会继续自己苟延残喘的日子,哪里能身居高位,手握大权。

当下北美局势大变,在老兄弟们眼中就是绝大机会。有能力通过重重考试的人自然不用再讲,例如韦泽都督的儿子祁睿,胡成何家的胡行至,还有李维斯家的李少康。这帮年轻人自己争气,于是站在引领军队改革的先端。将来的前程不可限量。

有争气的,自然也有不争气的。一些学习与才干普普通通的老兄弟家族的族人,在当下的时代里面可就未必如意。升官这玩意靠的是机缘,若不能在一定年限中爬上某个级别,以后就没了继续升迁的好机会。

韦泽都督做事不藏着掖着,不仅军队升迁门槛清清楚楚,官员的升迁门槛也是公开透明。别看工头们辛苦,也有些危险性。但是工头们有个绝大的好处,20万日本人,意味着最少有200名能指挥千人规模的工头名额。一个能指挥千人的公务员,哪怕以前是个小小的普通公务员,这么一份履历和未来的功劳往个人档案里面一记录,就是晋升的绝佳机会。

李新最初没想到这些,现在听了李维斯的话,他自然恍然大悟了。

“那总理是什么意思?”李新可不敢自作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