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撤退(十三)(第2/2页)

“在座的也有年轻同志,你们刚到南京的时候是个什么感觉。谁能用简短的话给我讲讲。”韦泽问道。

所有目光都落在最年轻的军委成员,也就是后勤装备部门的一位刚40岁的处长脸上。处长没想到自己竟然在这样的情况下的专门发言机会,他思索片刻,不好意思的对韦泽说道:“都督,我自小就跟着爹妈一起投奔您。一路上部队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后来上学也是跟着部队办的学校……”

说了这么多,这位也觉得不对,他连忙把话题给拉回来,“我只说一件事,我到了南京之后,南京新盖的钢筋水泥的房子,都要架起来一个半层,放潮。我在广东的时候住一楼,到了夏天,家里面的地就没干过。墙上能生霉菌……”

“小兄弟,行了。你没受过罪,你不知道。当年的天下,只有跟着都督的人才能说住了长霉菌的房子就觉得算是受罪了。当年没跟着都督的人,挨饿被生生饿死的多的很。”阮希浩立刻就用老前辈的态度发表着意见,“等咱们开国之后,民朝才有说饿死人是个大事的说法。以前的旧社会,饿死就饿死了。没人觉得奇怪。”

韦泽接过阮希浩的话说道:“所以现在的军人们觉得自己已经为国家出生入死打了仗,他们就有权力要求退役,有权力要求离开危险的一线。他们不觉得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们也不应该觉得有什么奇怪的。时代变了,大家评价生死的标准也变了。”

阮希浩一愣,军委的成员也是一愣,他们没想到韦泽挑起话题之后,竟然在这里等着继续接过话题。

韦泽继续从容说道:“如果是旧社会,大家不造反也是个死,造反的话至少能在站死前吃些饱饭。现在呢,大家觉得咱们光复军里面哪一名战士参军的理由是不当兵就要饿死?”

因为说的是实情,而且韦泽并不觉得这事情有什么丢人的,所以他的语气从容,态度平和。也许是因为这种气氛,而且军委的众人也知道韦泽所说的是真的,大家微微点头,也没有人情绪激动的做出反驳。

然而阮希浩毕竟是光复军开创者队伍中的一员,即便是能理解韦泽所说的一切,然而阮希浩还是长长叹口气,“唉……都督,若是开了这么一个头。现在的光复军还是咱们以前的光复军么?”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所有的军委成员或者深深点头,或者脸上露出困惑的表情。勇敢,不怕死,不怕苦。这些都是光复军的光荣传统,若是这些发生了变化,光复军还是光复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