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凛冬将至(十一)(第2/2页)

从制度上讲,沈心上台下台都是民朝的共和制良好运行的代表。不过那是公事,王明山的私人感情上当然是希望沈心能够干的越长久越好。接替沈心的这位是政治局力推的人选,名叫姚浜。沈心算是一代,祁睿算是二代。这位姚浜则是一代半。据说是个在理论上非常有想法的同志。和他搭班的总理叫梓炀,也是政治局推出来的。得知不是都督推荐的人选,王明山当时就低看这两位好几眼。而且王明山的工作隶属于党下,主席和总理管不了他。现在王明山的头上的大BOSS还是韦泽都督,这是让他很自豪的事情。

等王明山的报告上去,很快就得到批示。“研究一下各国军事工业对经济的拉动比例”。王明山登时就觉得眼前一亮。这才是韦泽令王明山非常钦佩的理由,都督总是指出一个方向来。如果拉动欧洲各国经济的产业与战争关系比较密切,那就意味着战争爆发的可能非常大。

民朝在北美战争之前,或者说自从立国开始,大部分工业产业创建的最初目的都是与战争有关。钢铁产业、橡胶产业、罐头产业,这些现在看起来很民用化的产业,当年就是为部队提供武器、鞋子、食物。

按照新标准计算了一番,新数据让王明山很讶异。除了英国佬北美地区的数据不全误差较大之外,整个欧洲的国家真正的军工产业都没有对拉动经济起到太大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欧洲整体上很和平,根本没有投入战争的迹象。从一个看热闹不怕事大的看客角度,王明山不得不承认,这个结果让他有些失望。在失望的时候,王明山还用“都督绝不会做无意义的事情”的理由安慰自己,现在这帮欧洲国家没有开打,不等于以后他们不打。

只是王明山自己也很清楚,若是按照现在的军备状况,欧洲就算是明天放手大打,也打不出个什么结果来。

在这样情绪低落之下,一封信让他立刻高兴起来。前一段王明山给沈心写信,沈心回信说他已经没啥要忙的,准备到塞浦路斯来散散心。老兄弟们终于可以毫无压力的在一起吃吃饭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