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向老师,来救朕!(第2/3页)

朱佑榕眼睛微微一亮,随即黯淡下去了:

“人民卫队司令在要塞外边,我联系不上。”

那个兵望着同伴,但同伴一直低着眼睛装木头人,便一咬牙说道:

“陛下,您要是有心腹宫女什么的,您可以让她出去送信,……我们不拦着。”

另一个兵也望着朱佑榕,点点头,表示同意。

朱佑榕有些不敢相信,眼中闪出惊喜,犹豫道:

“这……能行么?”

两个禁卫军相互看着:

“应该……能行吧?”

……

新街口广场上,向小强已经把临时指挥部建在了这里。其实就是以一辆装甲指挥车为中心,周围是两辆装甲运兵车、三辆军卡、一辆坦克。

平时新街口广场是车水马龙的,现在显得空荡荡的,没有电车、没有小汽车、没有黄包车,只有一些惊恐跑过的行人。地上散落着一些碎水泥块,天空飘着浓浓硝烟。

江北沦亡纪念碑依然矗立在那里,那个青铜母亲怀抱着残破的大明版图,此刻似乎哭的更悲恸了。

现在新街口大多数建筑还算完好。此地是南京市中心,离江边距离还比较远,大多数炮弹打不到这里,只有一些重型炮弹零星地落在附近,掀起地动山摇的爆炸。

几辆车子上,高高飘扬着人民卫队的旗帜,黑黄两色,醒目之极。装甲指挥车上,高高挑着司令的指挥旗。

其实指挥这么近的距离,指挥部完全可以就在孝陵卫营盘里的,但向小强有意摆在新街口这个城市中心,就是要让人们都看到,人民卫队并没有走,还在这里指挥作战。另一方面这里距离清军在城里的位置,只有几公里。这样不但在命令上、而且在行动上都让人民卫队的士兵明白:不能后退一步。

现在是在城里击退清军的最好时机。现在已经进城的清军虽不知确切数量,但根据各路交火的估计,大概在4000-6000人左右。人民卫队现在有一个团在城外防线督战,城里还有三个团,七千多人,在兵力上占优势。而且,清军现在只有轻武器,还有少量的迫击炮和小口径山炮,火力很弱,而人民卫队却有一个机步团,坦克、装甲车一应俱全。

向小强现在信心满满。只要防线上的口子不扩大,他就有充分的信心在第一回合把清军打回去。然后在城市的西侧建立一条稳固的防线,阻住清军的推进。

人民卫队原有75辆坦克,南郊大战毁了10辆。原有装甲运兵车45辆,毁了5辆,派出去督战10辆。

现在手头可以拿来打巷战的,一共是65辆坦克、30辆装甲车。

向小强听着远处的隆隆炮声,把铅笔拍在地图上,点点头。他很满意这个数字。要知道这些玩意儿,清军可是一辆也没有,只能拿人上。

旁边李根生看他这么乐观,有点担心:

“大人,咱们装甲力量是很强,但属下担心在城市废墟间施展不开。……您也说过,坦克是不适合城市作战的。”

向小强笑道:

“就是不适合啊!要是现在是适合的地形,比如一片大草原,那我想的就不是挡住清军,而是消灭清军了!”

他靠在椅子里,笑道:

“步兵在面对坦克的时候,不管什么环境,都是处于巨大劣势的。可以说城市、森林这种环境呢,劣势相对小一点。哼哼,要是大平原,那根本没有一点机会,那叫死定了。”

向小强站起来,指着地图道:

“现在最好的情况是,争取先把清军挡在四卫头-宁海路一线以西,五台山-清凉山以北。我们已经抢占了五台山制高点,居高临下,压制北面的清军。唉,其实西侧的清凉山更好,但离城墙太近了,背腹受敌。”

五台山和清凉山,都是南京城内的两处小山丘。就是后世南京五台山体育场的那个地方。

“如果这一线挡不住,我们的后撤底线就是,”向小强边说,边把手指往下指,“五台山-清凉山以北、延平北路以西,依托玄武湖。如果真到这一步,那四分之一的南京城已经沦陷了。这是我们的底线,不可以再后撤。我们要在这两条线之间,和清虏殊死作战,我们要争夺每一条小巷,每一座建筑,甚至每一间房屋。”

他拳头猛地一砸桌子:

“五台山坚决不能给我丢!……这个制高点太重要了,一旦清军占领,哪怕架一门山炮、一门迫击炮上去,就能轰到南京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在城里就呆不住了!”

手下军官都感到一阵紧张。虽然他说的有些夸张,但事实也真的很严重。其实南京真正的制高点,是城外东侧的紫金山。五台山不过是个小土丘而已。但紫金山炮台毕竟离作战区域太远了,很难对巷战进行外科手术式的精确压制。

向小强继续说道:

“我们要灵活运用每一件手里的武器。……在我们选定的这块作战区域里,分布着15门高射炮,其中6门是75毫米高射炮,9门是小口径高射炮。现在我们人民卫队已经节制了那些高炮部队,要求他们换上瞬发引信,高射变平射。不要小看那几门75毫米炮,虽说口径不大,但因为是防空炮,所以射速快、初速高、而且精准,是我们迎击清虏的利器。”

向小强不知道这些大明自产的75炮性能怎么样。但他很渴望它们争气,在南京巷战中重现二战88炮的辉煌。

这场战斗有太多的第一次了。大概是装甲部队第一次参加巷战,大概也是高射炮第一次平射作战。

对了,还有通用机枪第一次大规模实战。啄木鸟——MG34,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义的通用机枪。

人民卫队有权利越过陆军部,直接向大明的军火公司下订单,由国防预算付款。因为人民卫队头上只有一个老板,就是女皇陛下。而朱佑榕在军事上又是那么的不懂、那么的信任向老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现在是向小强喜欢什么武器,就要什么武器,跟点菜一样,没人管得了。……至少轻武器已经是这样了。

起码,凭着向小强的领先眼光,人民卫队的装备绝对保证不走弯路的。

目前人民卫队的冲锋枪普及率,已经是各支军队中最高的了。当然,还是进口美国的汤姆森冲锋枪。这是同时期最好用的,就是太重、太贵。好在人民卫队人数不多,贵一点就贵一点。谁叫大明现在还没有自己的冲锋枪呢。

除了冲锋枪,向小强做的最重要一份订购,就是200挺啄木鸟通用机枪。这玩意儿如何好用,在北边劫火车时已经充分证明了。就是德国货的一贯问题:工艺复杂、成本太高。但最大问题还不在贵,主要是订购的时候,手里只有两挺实物,没有图纸。当时是跟大明的最大轻武器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几家轻武器商之一:炼锋号军火公司订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