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冷血政治(第2/3页)

他在心里反复告诫自己不要激动,要理智。

……这只是开始,根据那个群岛的历次经验,狂潮要经历几十个小时,甚至几天。这才是开始而已。

向小强咬着牙,反复对自己说:我现在是大明帝国人民卫队司令,还是钦差大臣……我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大明帝国……我的态度代表着整个帝国的态度……我不能让愤怒控制我……在公开发表意见前,我要给国内发电报,给朱佑榕和沈荣轩发电报,搞清楚国家的态度……还要搞清楚北清的态度……上帝啊,让我的心变硬吧,让我能完全理智的思考问题!

他平稳了一下情绪,拍拍秋湫,然后把门口的警卫叫进来:

“立刻请宋老、孙老和王老过来,有事相商。”

很快的,三位老头都来到了向小强的舱房。除了原国防部军工局副局长王鹤翔有点激动,另外两个老头,那两个原驻外武官脸上都是波澜不惊,一点看不出是刚听过这段惨事的人。

向小强暗暗咬牙切齿道:两个老家伙都是搞外交的,还真不容易看出喜怒哀乐来。……也许他们根本就是麻木的,搞政治把心肠搞硬了。

“三位老先生都是我大明的老臣,”向小强让警卫泡了茶,敬给他们,然后说道,“宋老和孙老还是搞外交的。三位想必也听了刚刚的广播。荷属东印度的这种事情,也不是初次了。我想请教,我大明一贯的态度是怎样的?或者说,为什么会容忍这种事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三个老头相互看看。要是在国内,向小强突然来这么问他们,他们肯定几句官腔就过去了。但现在陛下已经派他们辅佐向小强出访欧洲,要全程给他出谋划策,或者说在海外,代表大明利益的只有他们几个,已经是同舟共济了。讲话的时候完全可以贴心贴肺,不必有什么保留。

宋如海首先摇头叹道:

“向大人,我们自己可是一滴石油也没有啊!”

这一句话,向小强就愣住了。

宋如海接着说道:

“我们北有满清,东有日本,一旦打起仗来,荷属东印度卖不卖我们石油,直接关系我们大明能不能活下去啊,向大人!……东印度群岛是世界第三大石油产地,也很幸运,这是离我们家门口最近的一处石油产地,战争状态下,我们从东印度运石油,运输线最短。……当然,美国和苏联石油更多,但那都在地球的另一头,我们的输血管要是必须伸到地球的另一头才能打仗的话,战争就已经输了一多半了!

“从东印度买石油,航线只有2000公里,凭我们自己的海军力量,完全可以全程保卫,没有问题。但是,要是从苏联买,航线就要超过20000公里,途经众多国家的势力范围,而且苏联石油自用量庞大,不可能提供太多的出口。美国倒是想买多少买多少,可要是从美国买,不是横跨太平洋那么简单的,美国的石油产地在墨西哥湾,也就是东岸,我们必须先横跨太平洋,穿过巴拿马运河。大吨位的邮轮还得绕过南美洲,航线至少有35000公里。

“最关键的是,我们下次一旦跟北清全面开战,日本最后肯定要趁火打劫,这个小学生都知道。日本现在的海军实力就在我们之上,他们海军扩张速度是我们追不上的。他们可以从天皇到农民,都勒紧裤腰带造军舰,我们行吗?……所以,如果我们的运输线拉得过长,以日本的海军力量,想掐断易如反掌。

“向大人,这样一说,您是不是有些明白了?”

向小强怔怔地咀嚼着这几句话,突然问秋湫道:

“是不是这样?”

秋湫也冷静下来了,含着泪点点头:

“对,差不多。”

秋湫也这样说,向小强也沉默了。现实大致如此了。他有些不甘地问道:

“那我们就什么都做不了吗?我们毕竟有远东第二大海军,不是一个没有海权的弱国啊!”

宋如海反问道:

“要不我们还能怎么办?去打人家?”

向小强一时间气血上涌,真想点头说:对!就该去打!……但是自己毕竟不是后世的愤青了。现在他是承担着大明帝国重要责任的人,不凭着冲动讲话,说话负责任,这是基本要求。

孙继业仿佛看出了他的心思,苦笑道:

“向大人,1912年那次,也是波及好几个城市,华人死了两千多。那时候老朽还年轻,也跟向大人一样,义愤填膺,咬牙切齿,恨不得大明立刻就派舰队去,把东印度群岛给拿下,最好把荷兰也给灭了……后来我的老师,也就是后来的外交大臣徐元贞阁老,给我说了几句,我一下就明白了……

“首要的问题,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战争目的是什么?他这样问我,我答不出来。怎么也答不出来。如果是为了出气,给当地华人报仇,那就是一场惩罚性的战争,规模肯定不能大。那后果就是跟荷兰彻底交恶,彻底断绝了今后从东印度购买石油的可能。

“如果你说既然如此,我们索性就彻底拿下东印度群岛、自己开采石油好了。那问题就更大了。首先,这是一场全面战争,在北边有满清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南侵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在南边两千公里外打一场全面战争。你看东印度群岛那个形状,一万多个岛屿,就是个大泥潭,如果荷兰打算抵抗的话,没有几年,可能打下来?可以说,这比打下荷兰本土难得多了!

“而且,这也不全是石油的问题。1912年那次排华暴乱,还是蒸汽时代,我们还不怎么依赖石油。这牵扯到整个华人问题,也可以说是我们和整个西方的关系问题。

“华人问题,南洋各地都存在。这是南洋各列强最敏感、最忌讳的问题,说是心头之患也不为过。南洋各地,基本上都是华人掌握当地经济命脉,各宗主国对华人势力基本都是限制、打压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我大明之所以能在近一个世纪里和西洋各国保持友好关系,最重要一点,就是尊重、或者说保护西洋各国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

“我们除了一直没承认法国对越南的统治、和南沙群岛的一些争议之外,对英属印度、英属缅甸、英属马来亚、英属新加坡、荷属东印度、美属菲律宾等都是非常尊重的。我大明的现代海军,可以说是英国手把手带起来的。为什么?他们需要我们抗衡满清和日本,挡在日、清和南洋后花园之间,成为一个屏障。英国的利益散布全世界,他不可能在远东保持一支优势海军,所以英国传统远东政策就是扶植大明,支持大明有一个强大的海军,一个足以挡住日本的海军。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大明一贯的对南洋的尊重、不染指。我们在远东只有敌人,我们的朋友都在西方。要是我们失去了朋友,剩下的就只有敌人了。假如我们进攻荷属东印度,那么英国、法国、美国都会看在眼里,肯定会采取行动,并且,绝不会站在我们这一边。哪怕我们再正义,荷兰当局再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