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一场歼灭战(第2/3页)

他们现在都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推进”了。

从8日早上,两个集团军群就在大平原上开向对方。他们分别由人民卫队第一师(装甲师)、人民卫队第二师(装甲师)、人民卫队第五师(装甲师)、人民卫队第六师(机械化师)、人民卫队第八师(机械化师)、人民卫队第九师(机械化师)为先导,两千多两坦克和装甲车成战斗队形,在田野中疾驰。后面的所有公路、乡间土路上,是摩步师一望无尽的军车和牵引火炮。

头顶上,是成批轰鸣而过的轰炸机。更高处,是小如黑点的战斗机。这都是从襄樊平原战地机场和泗洪机场起飞的。除了泗洪机场这样的现成机场,更多的战斗机是在刚拿下的土地上、用推土机推出的战地机场上起飞的。

……

压在南明长江防线上的常驻清军,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驻守在东段防线对面的。这一类最强,是随时准备渡江南侵的。

第二类是驻守在襄樊平原的清军,因为襄樊这里,是大别山和大巴山之间的一个缺口,是相对容易打进南明、打进武汉和荆州平原的。这一类清军稍次一些,但也属于汉军中比较精锐的部队。

第三类就是驻守在大别山北侧的清军。这一块的清军兵力也很大,但不是为了从大别山打过去,而是为了不论东西两端哪一处打过去,都可以为那边短时间快速增加兵力的。这一类清军就是属于二三流部队了。

第四类就是驻守在长江防线西段,大巴山和横断山脉的北侧。因为西段防线的崇山峻岭足有上百公里宽,经常上面是高山峡谷,万丈深渊之下就是汹涌激流,连一座铁索桥也没有。不要说过军队,就算让人空着手爬过去,不摔死都是运气。明清军队无论那边妄想打过去,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清军在这里的部队,无论兵力和质量都是最弱的,基本上是很长一段才有一个哨所,哨所里驻着几个老弱病残。

……

在一马平川的环境下,面对明军两千多辆坦克装甲车、和天上呼啸扑下的上千架轰炸机战斗机,当面的二流汉军几乎没有任何抵抗能力,兵败如山倒。在大平原上一路溃败了两百多公里。到了9日中午,仅仅用了一整个白天和一个上午,明军的两路攻势就完成了各自的一百多公里推进,在安徽西北部的阜阳县会师了。

二十多万清军被合围在大别山的北部,二百多公里长、不到三十公里宽的狭长范围内,而且被分割成了三段。

也可以这么说,淮河以南的清军,全部被装进了口袋,总数约有五十万。

统一战争的第一场大规模歼灭战开始了。

明军马不停蹄,9日中午合围,下午就发动总攻。而且日夜不停,从下午到夜里,再到凌晨,再到10日早上、上午、中午……白天是俯冲轰炸机的“外科手术式”精确轰炸,配合两万门火炮、一千辆坦克、一千五百辆装甲车的快速推进,从最东边的高邮湖、洪泽湖畔,到最西边的大别山西北角下,狭长的战场被分割成了五大块,随即又被逐渐分割成几十个小块……

晚上,则是水平轰炸机的大面积轰炸。

尤其是夜间,包围圈内的清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怖。先是整个黑色苍穹都在轰鸣,然后就是漫天的刺眼照明弹,紧接着就是地面上排山倒海的爆炸……

在这种密集的“冰雹炸弹”之下,躲进战壕和散兵坑似乎作用都不大了。照样不断会有小炸弹落进来,一颗就炸死好几个人……

大别山以北的清军,本来都接到命令,向东西两端的进犯明军进攻的,这几天他们一直在公路上慢慢的行军,各条道路上挤满了马车、装备、和一望无际的行军队列。9日以前,他们虽然也遭到轰炸,但是都是袭扰性质的,旨在拖慢行军速度,只是飞机来了临时躲避就行了。但是9日以后,轰炸突然变得“丧心病狂”,天上的飞机也不再是两三架一波的出现了,而是一来就是一个大机群,一次就炸死几十上百人。

机群走后,除了一地的弹坑和尸体外,还有无数飞舞的传单。

即使大字不识一个的清军大兵,现在也整明白了。明军现在摆明了就是要全歼。从9日下午开始,包围圈内的清军就没有一个师长能控制得住自己的部队了。下面的军队都抛弃了公路上的马车和重装备,都跑到邻近的村镇中去躲避了。他们猜想明军应该不会轰炸这些居民点。而明军实际上也的确没有轰炸居民点。

这样虽不能消灭清军,但却使清军完全打乱了建制,分散藏在上百个镇子和上千个村子中。无论官兵都知道,暴露在野地里是危险的,而躲进居民区是绝对安全的。而在这种不间断的打击下,这种建制的分开是不可逆的,军队一旦分散,再想集中到原来的样子,就不可能了。

明军的传单,基本上每个识字的清军兜里都藏了一张。不识字的清军,也都传遍了。

“裹挟平民,被明军抓住要枪毙的!”

“啥叫裹挟平民?”

“就是打仗的时候耍无赖,钻到老百姓堆里!”

“啊,那咱这样也算裹挟平民了?”

“咱们不算吧!反正明军打过来的时候,咱直接投降,可能就不算了!”

“明军不是说只枪毙军官吗?”

“你听谁说的,连官带兵全毙!”

……

躲在一些县城里的清军军官们,经常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小心翼翼地调着房间里的收音机,一边心惊胆战地听着头上飞来飞去的明军飞机,听着远处的炸弹和炮声。

收音机里传出一个柔美的女声,带着糯糯的江南味道:

“清军的弟兄们,投过来吧……你们没有别的出路了……对于放下武器的士兵,大明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保证你们有良好的待遇,你们的伤也会得到妥善治疗……真的,已经投过来的弟兄们都说,明军战俘营里吃的饭,比原先军营里的还好……对于军官,只要及时的带领手下弟兄放下武器、不再抵抗,大明将承认你们的既得利益,也就是说,你们的爵位将予以保留,你们现有的财产,无论来源是否合法,只要不是在这场战争中直接抢劫的,我们都将予以尊重……无论官兵,大明将接纳你们成为新公民,享受大明公民同等待遇……”

一群级别差不多的清军中下级军官,守着一台收音机,议论着:

“他们说承认我们既得利益,那就是说咱们皮箱里的这些细软,投过去了还是咱们的?”

“怎么,你想投明军?”

“干嘛?我想怎么了?你他妈的不想?谁不想谁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