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斥责(第2/2页)

“不过些许倭人,不至于吧。”

杨守文眉头一蹙,沉声道。

“不至于?”

上官婉儿怒笑道:“陛下自登基以来,已有十载。

十年来,虽说政务昌明,但也因为种种掣肘,使得她步履维艰。从最初不得不任用来俊臣之流的酷吏,以掌控朝堂,消弭各种不稳定的因素。到后来,又有契丹之乱,突厥入侵,吐蕃犯境……为了维持江山稳固,陛下不得不委曲求全,一再退让。

如今,江山大体稳固,陛下也生出了还政的心思。

但执政十年,陛下还是希望能够留下一些政绩……倭人来朝,乃是一件好事。自白江口之战以来,我大周与倭国始终处于敌对的状态。现在倭人主动前来认罪,正可彰显陛下之丰功伟绩。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陛下对那遣唐使,才予以优渥款待。

可是你,现在一通乱杀,令陛下该如何解决呢?”

杨守文一直就觉得,武则天在对待倭国的事情上,有点不太寻常。

那粟田真人果真是那么才学过人吗?

杨守文是绝对不会相信……要知道,而今虽非那开元盛世,但若要论人才,却多不胜数。可以说,武则天执政十年,为大唐培养出了无数人才,也才有了后来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大唐治下,人才济济,却偏要欣赏一个倭人的才华?

杨守文没有见过那粟田真人,但是以他对倭人的了解,他并不认为,粟田真人的颜值可以高过张易之兄弟,才会能强过张说、贺知章这些人,能力能比张九龄更强。

而现在,听了上官婉儿这一席话,杨守文似乎明白了!

武则天是希望以倭国来朝,为她的执政生涯,留下一笔光彩的记录。

仔细想想,上官婉儿说的确有道理。

武则天执政这些年,虽说国泰民安,但在外交方面,的确是乏善可陈。孙万荣造反,默啜入侵河北道,大祚荣建立震国,安南造反,吐蕃屡次兴兵,安西动荡不已。

她想要留下一些美好的事务,而遣唐使重新开启,无疑是给了武则天一个机会,或者说是一个政绩。

华夏有万国来朝的说法。

事实上,从隋朝开始,就不断有国家前来朝拜。

但是,自武则天登基后,这种现象明显减少。虽则民间的往来越发频繁,可是官方……

想到这些,杨守文对武则天的做法,也就理解了!

但理解归理解,却不代表他会赞同。

所以,当上官婉儿说完之后,杨守文却大声道:“陛下之作为,臣可以理解。

陛下可以对周边任何国家予以恩赐,唯独这倭人……臣以为,非但不可与之优渥,若有可能,应令其亡国,方为正道。请姑姑表奏陛下,莫忘了白江口之战前车之鉴。

倭人不可信,更不可善待……那倭人狼子野心,绝非善良之辈,若陛下对其厚待,只怕会祸及后人,实非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