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南宮復辟(第2/5页)

※※※

三更未到,人都齊了。除王驥父子祖孫四人以外,石亨亦是一家三代,有他的姪子石彪,石彪的兒子石浚;楊善是父子五人;而曹吉祥是叔姪五人,都是金字旁的單名:曹欽、曹鉉、曹鐸、曹鎔,一個個勁裝結束,執弓跨刀,躍躍欲試。

「真是『上陣全靠父子兵』!」徐有貞很高興地說,「大明國史,就從今天要改寫了。」

「各位飽餐,可不許喝酒。」曹吉祥又問張軏:「你的人在哪裏?」

「在東安門大街,光祿寺街一帶待命。」

「吃了飯沒有?」

「發了乾糧。」

曹吉祥點點頭,向石亨說道:「你取了哪個門的鑰匙?」

「長安左門。」

「銅符呢?」

「也有,是『東』字號。」

「好!你先請吧。」

於是石亨帶了一名小校,策騎到了長安左門,叫開了門上的小門,出來一名「坐更將軍」,一看是石亨,不由得奇怪。「爵爺,」他問,「深夜駕到,有甚麼吩咐嗎?」

「也先到了居庸關外了,我從今天晚上起,開始巡查各處,想進皇城看看。喏!」石亨將銅符交驗。

「是,是,你請。」坐更將軍交回銅符,歉疚地說,「不過,只好請爵爺由這道小門進來。門口的鑰匙,張都督要去了。」

「不要緊,不要緊。」

石亨將馬韁交了給小校,由小門進入,抬頭一看,星月皎然;遙望南宮,院落沉沉,心裏在想:上皇此刻不知在幹甚麼?想來總是枯坐等待,他心裏會怎麼想?夢想不到他還會有一天在奉天殿上受群臣朝賀吧?

正在胡思亂想時,隱隱聽得人聲,知道張軏領兵到了,便向「坐更將軍」說:「你出去看看,是怎麼回事?」

坐更將軍出小門去看了回來說:「是一隊京營兵經過。」

「不是經過,是進皇城來的。」石亨從懷中將鑰匙取出來說,「你去開門!」

坐更將軍不知是怎麼回事,當然也不敢違拗。等將長安左門打開,已有一騎衝到,正是張軏。

「都來了?」石亨問說。

「都來了。」

於是大隊長驅直入,最後是徐有貞。「石公,」他說,「門仍舊要上鎖。」

此時無暇細問,石亨只是仍命坐更將軍閉門上鎖,將鑰匙要了回來。

「鑰匙給我。」徐有貞要來鑰匙,使勁往金水河中一拋,「今日之事,只能向前,不能後退。奪門吧!」

誰知就在此時,天色大變,烏雲四合,星月晦冥,陡然感到如被關入一個大鐵籠中似的。石亨大為驚恐,「元玉,」他拉住徐有貞問,「事情會不會成功?」

「一定成功!」徐有貞大聲回答,顯得極有信心。

於是一起直奔南宮,石亨的兵器是一把大號鋼刀,他用刀背擊門,同時大喊:「開門,開門!」

由於人聲嘈雜,聽不清裏面有何反應,石亨便跟徐有貞商量,如何得以破門而入?

徐有貞張目四顧,發現不遠之處,有一堆木料,頓時生計。「張三哥,」他對張軏說,「你叫你的弟兄,去搬一根可以做柱子的大木頭過來,把門撞開。」

張軏隨即下令,派幾十名士兵,移來兩丈長的一根徑尺巨木,高舉撞門,但宮門厚重,裏面又有丁字形的巨閂撐住,連撞數下,門閉如故。

「撞門不如撞墻!」徐有貞說,「只要撞開一個洞就行了。」

果然,很快地在圍墻上撞出一個大洞。張軏親自領頭,從洞中鑽了進去,指揮部下,移開丁字形的巨閂,雙扉大啟,石亨、徐有貞、曹吉祥、楊善一起入內,遙遙望去,殿內已有燭光了。

「就我們五個人去見駕。」石亨又吩咐石彪,「你去把便轎抬來。」

「王尚德呢?」徐有貞覺得王驥是他約來的,應該等一等他,一起進見。

「別等他了!」曹吉祥說,「他的小兒子不懂事,居然騎了一匹馬來,大家一擠,把他從馬上擠了下來,王尚德正在招呼呢!」

徐有貞點點頭,將手一揮,五個人一起上了翔鳳殿。石亨隔著殿門,提高了聲音說:「請上皇賜見。」

殿門開了,燭光下看到上皇穿戴整齊,不像是剛起身的模樣。等他慢慢走到門口,五個人都已跪下了。

「石亨,喔,還有張軏,」上皇只看清了這兩個人,「你們來幹甚麼?」

「請陛下到奉天殿登位。」

「哦!」上皇這樣應了一聲,沒有再說甚麼。

「便轎呢!」石亨向跪在他旁邊的徐有貞說,「請你去看一看,催他們快抬來。」

徐有貞隨即起身,找到石彪,自然也找到了便轎。十來個士兵圍在那裏,七手八腳,不知如何才能把便轎抬起來。原來皇帝的便轎名為「轝」,轎槓的構造相當複雜,有長槓、有橫槓、有短槓、有小槓,相互串聯而成,串不成功就抬不起來。

幸而徐有貞懂得它的形製,指導士兵串連好了一看,大家才知道便轎只須四個人,前後各二,雙手平舉即可。於是挑了四名手臂長短相同的士兵,將上皇扶上便轎坐穩,石亨、徐有貞等人,扶著轎槓,下殿出宮。

說也奇怪,一出南宮,頓時星月開朗,上皇左顧右盼,右面在前的是石亨,其次張軏,他都認識;左面扶轎槓的是兩名文官,便即問道:「你們兩個是誰?」

「臣左都御史楊善。」

「啊,啊!」上皇驚喜,「原來你是楊善!一下子沒有認出來。你前面的呢?」

前面的是徐有貞,他朗然應聲:「臣副都御史徐有貞。今日奉迎皇上復位,乃是武清伯石亨首先創議,臣有貞策畫迎駕。」

「好,好!你們都是我的股肱之臣。」

不一會,便轎到了東華門,那裏的坐更將軍,迎門攔阻,厲聲問道:「是誰擅闖禁地?」

「你倒看看是誰?」徐有貞的聲音更大。

「我是太上皇。」上皇叱斥,「閃開!」

坐更將軍不敢攔阻,乖乖兒地閃開,於是入東華門向西,過會極門折而向北,越過金水河橋,便是奉天殿之前的奉天門。

「請皇上御奉天門受賀。」

徐有貞指揮便轎停了下來,扶上皇升階入門,門內的御座還在殿角,他帶領士兵將御座推到正中,上皇毫不遲疑地坐了下來。

「皇上復位,天下之福。臣等叩賀。」

徐有貞領導行禮,三跪九叩既畢,復又出門站到臺階上,大聲說道:「大家跟著我三呼萬歲!」

「萬歲,萬歲,萬萬歲!」

士兵齊聲高呼,聲震屋瓦。其時文武百官因為景泰帝這天視朝,都已在午門的左右掖門待命,聽得午門以北一片喧嘩,不知出了甚麼事。正在相顧錯愕,私下打聽時,只見崇閎壯麗,俗稱五鳳樓的午門,三十六扇紅門,一齊開啟,徐有貞站在臺階上宣示:「太上皇帝自南宮復辟,現御奉天門受賀。」接著又問:「禮部胡尚書何在?」